内蒙古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四重奏” 献礼建党百年
摘要:促进西部盟市把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荒漠化治理挺在前面,严格生态极度脆弱区限制开发政策,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积极培育消耗低、排放少、质量效益高的新兴产业。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冯博 记者梁喜俊报道 6月16日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庆祝建党百年 践行初心使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
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王金豹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近年来,全区上下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守望相助、感恩奋进,推动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历史性变革。
一、奏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最强音”。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以草原、森林保护为首要任务,大力推进“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成为典范。林业建设、草原建设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均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23%和45%,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一些地方重现了“风吹草绿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湾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的美丽景象。
二、奏响区域差异化协调发展“交响乐”。
坚持底线思维,把“三区三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精准制定区域发展政策,调整优化产业基地布局。
促进东部盟市放大和发挥绿色生态优势,高质量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以生态农牧业、生态旅游业为支柱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以重点口岸为支撑发展泛口岸经济,严格控制新上能源资源型产业项目,形成绿色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特色优势。
促进中部盟市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立足产业基础和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产业层次和发展能级,以呼和浩特为龙头发展现代服务型经济,以包头、鄂尔多斯为重点建设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以乌兰察布为支点打造物流枢纽和口岸腹地,形成强劲活跃的增长带动极。
促进西部盟市把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荒漠化治理挺在前面,严格生态极度脆弱区限制开发政策,强化大气污染治理,推进河套灌区现代化改造,积极培育消耗低、排放少、质量效益高的新兴产业。
三、奏响构建绿色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主旋律”。
扎实推进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建设,编制实施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大幅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和精深加工度,煤炭产能、外运量、发电量和外送电量居全国首位,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6%,稀土原材料就地转化率达到70%,稀土功能材料及终端应用产品占比达到54%。
扎实推进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坚持绿色兴农兴牧,增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粮食产量突破730亿斤,羊肉产量占全国近1/4,牛肉产量占1/10,牛奶产量占近1/5,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4%,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5%。
同时,大力实施科技创新、绿色制造、园区振兴、“专精特新”、“两化融合”等工程,开展延链补链、质量提升、数字化改造、服务型制造、过境资源落地加工等专项行动,数字经济、会展经济、商贸物流、现代金融等加快发展。
四、奏响蓝天、碧水、净土“奋进曲”。
接续打好蓝天保卫战,颁布实施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乌海市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出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意见,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0.8%。接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制定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达到69.2%。“一湖两海”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察汗淖尔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全面铺开。接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环境治理,农药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内蒙古将继续弘扬蒙古马精神,守望相助、团结奋斗,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