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揭阳市交通建设快速发展 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大格局

2021-06-07 11:03 中国发展网 石培璋、鲁利韦、记者罗勉

摘要: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营各类港口泊位44个(其中10万吨级泊位3个),新建中石油产品码头和原油码头进展顺利,大南海公共码头防波堤实现开工,神泉示范性渔港不断完善。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石培璋、鲁利韦、记者罗勉报道  从揭阳市了解到,该市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交通建设速度加快,从普通公路到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初步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大格局,昔时的“交通末梢”变成今日的“交通枢纽”。交通的快速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潮惠高速、揭惠高速、汕湛高速穿境而过,境内县县通高速;厦深铁路让揭阳步入“高铁时代”,梅汕客专在市区设有揭阳站、揭阳机场站两个站点;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定期通航城市达到60多个,航空网络布局日益完善;揭阳港口岸扩大开放获国务院批准,全市已建成运营各类港口泊位44个……

建公路修铁路 交通建设迈出快步伐

据资料记录,1985年底,该市共有公路87条、433.3公里,其中只有1条国道(官汕线揭阳段)、45.3公里,其余为省道、县道。1992年揭阳建市时,公路总里程为1948.1公里,全市没有高速公路、铁路、机场,交通运输面貌较为落后。人民群众迫切渴望加快交通建设,改善出行、发展经济。

建市之后,该市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从1996年深汕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揭阳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到2015年底潮惠高速一期、揭博高速陆续建成通车,我市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特别是“十三五”期间,该市高速公路网络更加完善,潮惠高速、揭惠高速、汕湛高速、潮汕环线全线建成通车,全市高速公路密度6.16公里/百平方公里,居粤东首位。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逐渐成网。

60ba424a7b851

在高速公路为群众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该市铁路建设也高歌猛进。从1995年广梅汕铁路揭阳段通车,揭阳正式结束没有铁路的历史,到2013年12月28日厦深铁路正式通车,揭阳步入“高铁时代”,再到2019年10月11日,梅汕客专正式通车。随着首列高铁缓缓驶过,揭阳站、揭阳机场站正式启用,市区搭乘高铁便可直达广州、深圳等地。特别是揭阳机场站的启用,实现了空铁一体,无缝对接。

高速公路、铁路的发展不仅让群众出行更便捷、更舒适、更安全,更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经济要素的集聚,给揭阳增加了发展新活力。

目前,汕汕高铁揭阳段、揭阳至惠来铁路正全力加快建设,全市已建和在建高铁站达到5个。

水上行空中飞 立体交通呈现大格局

从2011年12月揭阳潮汕国际机场正式通航,实现揭阳人民从家门口的机场乘飞机的梦想,到吞吐量逐年递增,近年来,揭阳潮汕国际机场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成为立足粤东、辐射周边的重要交通枢纽。

2019年,揭阳潮汕国际机场飞行区等级从4D级升级为4E级,可起降宽体大型客机,为开通远程航线奠定坚实的基础。旅客吞吐量也从运营首年的192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735.4万人次,稳居中型机场行列。目前,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定期通航城市63个,航空网络布局更趋完善,城市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

海港和空港是交通运输的“双翼”。在揭阳港榕江港区各大码头,一艘艘轮船抵达或驶离,一箱箱货物搬上或搬下……

揭阳港分为榕江和惠来两个港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该市不断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港口资源,开辟货运水道。其中,揭阳港神泉港区LNG专用码头于2017年2月通过国家验收,实现揭阳海港一类口岸零的突破;揭阳港口岸扩大开放申报于2019年4月获国务院批准。目前,全市已建成运营各类港口泊位44个(其中10万吨级泊位3个),新建中石油产品码头和原油码头进展顺利,大南海公共码头防波堤实现开工,神泉示范性渔港不断完善。

据统计,去年全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369.77万吨,比上年增长24.9%,一个现代化的港口集群正在逐步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唐雅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