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按下“快进键”
摘要:国家医保局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各省份上调价格的技术类医疗服务项目数量已超过半数。与“十二五”末相比,各省份诊疗、手术、护理、中医等技术类医疗服务价格涨幅约20%~200%不等。
“三医联动”是三明医改的核心路径。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苗露/摄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荆文娜
在“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中,“钱”从哪里来,又该如何分配是关键。而这其中,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就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重点,通过改变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将过去大处方、大检查、多耗材等获取收益的“陋习”彻底扭转。
自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至今已步入第12个年头。继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将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推向了深水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此,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梳理了我国近年来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在政策和实践上的探索历程。
政策“铺路”,医疗服务价格变化显著
新医改以来,尤其是“十三五”期间,我国渐进式推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系列举措。
201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价格改革的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决定、坚持放管结合、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稳慎推进。在深化重点领域价格改革中,提出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明确要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同步强化价格、医保等相关政策衔接,确保医疗机构发展可持续、医保基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
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稳妥地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坚持调放结合,强化政策联动,逐步建立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多方参与的价格形成机制。提出到2020年基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按项目付费占比明显下降。
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患者、医院、医务人员均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价格变化带来的实惠。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此前的采访中了解到,北京市在2017年开展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以来,通过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增设医事服务费的方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破除“以药养医”顽疾。虽然改革后,此前几元、十几元的挂号费变成了几十元到100元不等的医事服务费,但药费、检查费则相应降低,患者费用总体负担没有增加。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还在试点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的山西某县医院了解到,取消药品加成后,医疗服务收费也发生了变化。自当地实行有关提升诊查费、治疗费、护理费、手术费、床位费,降低医用设备检查费、检验费的“五升两降”改革以来,手术费整体上调了约10%,大型医疗器械检查费下降了20%,药占比也较原来的40%有了较大幅度下降。同时医保配套措施也没落下。以该县医院尿毒症患者检查费用为例,改革后优惠了约20%,且医保报销由原来的40%~50%上调到约70%,患者由此享受到了实惠。除此之外,医生的工资也在逐渐增加。改革前后相比,人均年工资上涨约2万元。
几年来,通过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正在被逐步理顺。国家医保局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各省份上调价格的技术类医疗服务项目数量已超过半数。与“十二五”末相比,各省份诊疗、手术、护理、中医等技术类医疗服务价格涨幅约20%~200%不等。
以点带面,“三医联动”渐呈铺开之势
涓涓细流终成江河。医改路上走出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地方先行投石问路,福建省三明市就被看作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排头兵”。
2019年,在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三明专场上,三明市委书记林兴禄介绍,经过当地几任领导的有力探索,三明现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医改经验,核心路径即实行医药、医保和医疗“三医联动”。第一个联动是医药。破解药品在流通环节当中虚高的价格,通过“三明联盟”采购平台带量采购,不让药品变成商品,由此让药价降下来。第二个联动是医保。原来管医保的人不管支付,花钱和管钱脱节。医保改革是进行支付方式的改革,对环节进行管理,杜绝浪费,使得“点菜”和“买单”能够贯通起来。第三个联动是医疗。医生需要激励,其服务质量要有保障,廉政风险要得到管控,所以医生的激励和约束要形成一个机制。
2019年11月,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发出《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今年2月,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医改成果,建立推广医改先进典型经验的长效机制,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认定三明市为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
事实上,如今被效仿的“三明模式”,是迫于彼时因医保基金面临崩盘、地方财政又无力兜底的压力而被“逼出来”的改革。在此过程中,三明切中药品和耗材价格虚高要害,实行联合限价采购,通过“两票制”切断流通领域利益链条。随着三明医改探索的逐渐成熟,《通知》发布后,2019年和2020年,河北、山西、广西、北京、四川、陕西等地陆续发布“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的实施意见。
在近年来国家的统一部署和一系列改革推动下,取消药品加成、带量集中招采和加强成本控制等举措让药品耗材价格降下来了,民众看病就医负担减轻了,同时也为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腾出了空间。此时再次提出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被看作是水到渠成。
医改仍是“进行时”,需要平衡好医疗事业发展与各方承受能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三明医改最具参考意义的经验主要在于,通过“三医联动”,在一定的时间窗口形成改革措施的闭环。而与三明不同,在我国同期进行改革的一些地方公立医院中,有的仅是取消了药品加成,并未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有的则是调整了医疗服务价格,但医保报销没有跟上;还有的虽然降低了药品价格,却没有将红利及时传递给医生和患者。这些没有及时形成闭环的改革,导致了改革的不彻底甚至失败。
在“三医联动”改革中,医药改革成效显著,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今年也将大范围试点,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脚步还需加紧跟上。不过,改革并非朝夕之事,也不能简单地“照猫画虎”,还需根据具体实际灵活运用。随着带量采购、谈判采购降低药品耗材价格等具体举措的快速推进,这让医疗机构感受到了运营压力。因此,此次发布的《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强调,要加强对医疗服务价格宏观管理,平衡好医疗事业发展需要和各方承受能力,在总量范围内突出重点、有升有降。由此可见,医疗事业发展需要与各方承受能力的平衡,是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需要兼顾的重点。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