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走进何家冲,感悟红二十五军胜利之路

2021-05-18 16:37 中国发展网 杨海燕、范纪安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杨海燕 记者范纪安报道 初夏时节,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一行前往大别山北麓的罗山县何家冲,探访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感悟这支“神秘”劲旅克敌制胜的法宝。

何氏祠堂,青砖黑瓦、绿苔斑驳,古朴而厚重,在苍松翠柏掩映下朦胧神秘。这就是红二十五军当年的军部所在地,也是根据地百姓依赖的“家”。

何氏祠堂旁有棵历经八百年风霜雪雨的银杏树,树高30米,粗壮的树干需要三个成年人才能合抱。八十七年前,红二十五军2900余将士汇集于此,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开始了长征。为纪念红军人们将这颗千年古树命名为“红军树”。

红色回忆见证红二十五军丰功伟绩。

站在红军树下,随着讲解员的解说,思绪越过层峦叠嶂的大别山在历史的长河中跳跃,红二十五军一路硝烟、一路征战所向披靡的战斗场景在记者眼前徐徐展现……。歇马岭,独树镇,文公岭,荆紫关,袁家口等地皆因红军的浴血奋战而载入军史;中共鄂豫皖省委书记徐宝珊积劳病逝,红25军政委吴焕先英勇牺牲,正、副军长程子华徐海东负重伤,他们的壮举和事迹再次证明了共产党人为革命事业而勇于牺牲的高贵品质;还有那些给红军带路为掩护红军失去亲人的群众,他们同红二十五军战士一道成为共和国永远不能忘记的人。

长征过程中,红25军创下了不朽的功绩:他们是长征中最先到达陕北的一支工农红军,成为长征先锋;他们是长征中唯一一支增员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抗击了30多个团敌人的围追堵截,不仅没有减员,到陕北时,部队还增加了800多人;他们是长征中唯一一支创建了根据地(豫陕、鄂陕边区十余县)的中国工农红军。在全国各革命根据地大部分损失的情况下,在鄂豫陕边区播下了红军种子,创建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他们是长征中唯一一支发展地方游击师、红74师的中国工农红军。为中国工农红军增加了新鲜血液。

从1934年11月到1935年9月,这支平均年龄只有16岁的年轻的红军部队,转战安徽、湖北、河南、陕西、甘肃五省,粉碎了反动派围追堵截行程万里,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

是什么力量让这支“娃娃军”由弱小变得强大?是什么力量让他们由偏师变成了革命劲旅、长征先锋?是什么力量使他们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这些或许成为有些人的不解之谜。

跟党走让红二十五军所向披靡永不迷航。

1934年11月11日,鄂豫皖省委第14次常委会议召开,因为会址毗邻战略要塞花山寨,这次会议史称“花山寨会议”,此时,他们与中央已失去联系。根据中央前期“情况严重时可进行战略转移”的指示,会议决定,鄂豫皖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实行长征,对外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留下一部分武装再组建红二十八军,由高敬亭统一指挥,继续坚持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1934年12月1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雒南县庾家河召开常委会议,决定在鄂豫陕边界创建苏区,并将中共鄂豫皖省委改为鄂豫陕省委。至1935年5月,经过蔡玉窑、文公岭、荆紫关、袁家沟口等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两次“围剿”,建立了鄂豫陕苏区,部队发展到3700余人。

1935年2月19日,对红二十五军来说,具有特殊意义。中共鄂豫陕省委在鄂陕交界的郧西召开“郧西会议”,明确走到这里的长征部队放弃入川、就地创建根据地,并提出了“大量扩大红军,建立地方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战略目标。

1935年7月15日,中共鄂豫陕省委召开会议,决定率红25军主力西征北上,到陕甘苏区会合红26军,集中力量消灭敌人,并配合红一、红四方面军的北上行动;留下红74师坚持原地斗争。

1935年9月16日,红二十五军与西北红军会师,完成了战略转移。

党组织的几次重要会议为红二十五军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伟大的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并获得最终胜利的“法宝”。

群众的支持让红二十五军不断壮大

“土地革命时期,罗山县有十余万人参加革命,其中3.6万人献出了宝贵生命。”信阳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徐用俊说,红军每到一处,打土豪、分田地,与百姓心心相印,群众和红军的关系就像鱼和水一样谁也离不开谁。百姓不仅把自己的丈夫、儿子送去当红军,还用自己的生命呵护着红军战士。

在何家冲,流传着“何大妈舍己救红军”的故事。红二十五军出发后,有一次敌人进村,抓了一位在村里养病的红军伤员。为救这名伤员,何大妈对敌人谎称这是自己儿子。敌人不信,她就用自己的眼睛作“担保”。残忍的敌人用枪托捣瞎了何大妈的右眼,又在她的腿上捅了一刀。何大妈倒在血泊中,仍紧紧抱着自己的“儿子”。敌人最终相信了,这位红军伤员躲过一劫。

1934年底,一路披荆斩棘的红25军在准备实施从豫西的五里川、朱阳关进入陕南的计划时,却陷入了敌军的“包围圈”,敌军抢先占领卢氏县并在五里川、朱阳关布下重兵,身后有敌军6个旅的追兵、左右的敌军也是步步紧逼,稍有不慎很可能全军覆没。

生死攸关的时刻,熟悉豫陕山间小道的“卖货郎”陈廷贤冒着被反动派杀害的危险挺身而出,带着红军沿着一条“油盐”小道进入陕南。

战争年代,有太多“何大妈”和“卖货郎”。民心所向,民心所归,生死与共的民意,构成了一道道保护红军的铜墙铁壁。红二十五军长征的胜利,无疑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胜利,也是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战胜任何敌人的又一“法宝”。

百年回眸,细品历史,人们不难得出结论:昔日,战火纷飞,我们的前辈在党的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今天,面对百年不遇之大变局,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把社会主义中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