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广州越秀举行“您的心愿 我的志愿”“双微”行动启动仪式

2021-04-23 14:45 中国发展网
广州越秀区

摘要:宣讲会举行当天,建设街同步启动该街道的“双微行动”,向辖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同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出倡议:积极行动起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尽己所能,主动承接“民生微项目”、认领“群众微心愿”,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争当“圆梦使者”。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朱威彬  记者皮泽红报道   广州越秀区建设街内的南洋电器厂及周边更新改造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一建设项目的进行,标志着广州首宗旧城混合改造项目向前推进。时间回到1951年,广州市人民政府为改善工人居住条件,在黄华乡东的孖渔岗一带拨款兴建的工人住宅区。从1951到2021,60年过去,这条因“建设”而生的街道,依然紧扣“建设”的主题,为一座城市的更新,画下属于自己的一抹色彩。

4月22日,在建设街举行的红色宣讲故事会上,或学习、或工作、或生活在这条街道里的人们,把自己对建设街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用一个个故事表达出来,与建设街的居民一道寻找建设街的“初心”。当天,建设街“您的心愿 我的志愿”建设街学党史 为群众办实事“双微行动”启动仪式一并举行,出席活动的机团组织当场承接民生微项目,党员认领群众微心愿。

故事里寻找建设街的初心

“建设街地处环市东国际中央商务区,因新中国成立后广州市第一个工人新村——建设新村而得名。1951年广州市人民政府为改善工人居住条件,在黄华乡东的孖渔岗一带征地13.3万平方米,兴建60幢平房和四幢二层楼工人宿舍,安排4700多工人居住。1953年建设新村落成。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第一个由政府拨款兴建的工人住宅区,当时新村的一砖一瓦都出自建筑工人之手,他们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辛勤的汗水,筑造了自己的美丽家园。”来自广州市越秀区黄华塘社区的黄滢同学就在宣讲会上分享了她所了解的建设街历史故事。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滢说:“我在建设街出生长大。虽然建设街的历史真的比我大很多,但我觉得如果我不去了解自己长大的地方发生过什么,那可能是一种遗憾。刚好借着这次红色故事宣讲会的机会,我也重新认识了自己长大的街区。”

在当天的宣讲会上,来自建设街道办事处的蓝燕如则讲述居住在建设街的海军将领陈伟文的故事。他曾于1988年3月14日参与南沙海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时,蓝燕如动情地说:“没有英雄的负重前行,就没有今天南沙群岛崭新的局面。有了强的国,才有幸福家,向所有为幸福生活付出血汗的英雄致敬。”

不少参赛选手表示,通过街道组织的红色故事宣讲会了解了更多关于建设街道的历史,也了解了越秀区的红色故事,收获丰富。

据了解,此次宣讲会活动为期近一个月,在初赛阶段,共收到近百份视频作品,分别来自辖区内的社区书记、社区党员、辖内单位职工、社工站社工、大学生志愿者、中小学生。他们热情投稿,在镜头前讲述身边或是自己了解的红色故事。经过筛选,共有73份作品进入复赛阶段。其中社会组29个,学生组43个。

最后讲述XXX故事的XXX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

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志愿”

宣讲会举行当天,建设街同步启动该街道的“双微行动”,向辖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同志,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出倡议:积极行动起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尽己所能,主动承接“民生微项目”、认领“群众微心愿”,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争当“圆梦使者”。  

据了解,目前建设街共收到“微项目”需求25个,“微心愿”220条,其中各级机团党委及党员代表已认领“微项目”11个,“微心愿”163条。在启动仪式上,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党委现场认领中马路社区关于环境改造的项目,将向社区捐赠树苗进行绿化改造,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方便居民出行。广州市粤华物业和大马路社区对接“用爱守护•为家诊疗”项目,将组成服务队,上门为社区长者开展居家安全诊疗服务。

为人民谋幸福是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志愿”。建设街表示,深化“令行禁止、有呼必应”党建引领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引导辖区党组织、党员积极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对于基层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为此,建设街积极响应号召,坚持从群众身边事情做起,关注群众生活所需。在发现辖区独居老人生活方面难题后,街道发动辖区内在职党员、社区党员与高龄独居老人进行“二对一”结对帮扶,帮助解决生活实际困难,并建立常态化长效机制。活动现场,高龄独居老人与帮扶党员代表共同上台,三人手牵手,帮扶心连心,传递街道“为群众办实事”正能量。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