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一泓清泉描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中国发展网讯 温热的洗脸水冒着热气,抄起毛巾,忙碌了一上午的胡德枝洗了把脸,端着茶杯接上纯净水,美美的喝上一大口,笑容像花一样绽放开来。
龙头一开,就有温水、纯净水,这是湖北省恩施市三岔镇阳天坪村村民胡德枝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让群众喝上水
能有一口水喝,是三岔镇群众多年夙愿,更是三岔镇历届党委、政府不懈奋斗的初心。
翻开《三岔乡志》,三岔镇干群为了水卯足劲儿、想尽一切办法,一起奋斗兴修水利的豪情犹在眼前。
1966年,三岔镇动工修建莲花池水库、茅坝寨沟水库;
1980年,公社党委筹资,民工出力动工修筑左家埫水库;
2002年,三岔镇启动修筑大河沟水库,2003年9月18日竣工供水,容水10万立方米。
……
“每天1000多个干部群众打炮眼、垒堡坎、挖沟渠,大家干的热火朝天。”老党员邓永兴谈起当时修建左家埫水库的情景,依然激情满怀。
三岔镇是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四周高,中间低,犹如一个漏斗,雨脚稍停,水就从地缝中漏个精光,这是三岔乡镇长期缺水的原因之一。加上近年来城镇化提速,集镇居民从解放初的97户增加到5000多人,生活的现代化使集镇用水越来越难。
不断兴修水利,库上当地水。从1980年到2003年,从建好容水1.7万立方米的左家埫水库到容水10万立方米的大河沟水库竣工,集镇用水基本得到解决。
可在农村,“水比油贵”、吃水难、吃水不安全仍然危害着群众的健康,严重制约着当地的发展。
“一到天旱,全家出动去找水,大人去几里地之外挑水,走得快也要个把小时。小孩在近一些的水井守水,一天轮下来,也只能有半挑浑浊的水。”胡德枝心里有太多的心酸。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再困难也要让群众喝上自来水,喝上安全水,三岔镇党委政府决心很大,千方百计确保群众安全用水。
从靠天接水到“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再到修库蓄水,领导苦抓、部门齐帮、干群苦干,上下一心的寻水之路历经千辛万苦,长达几十年。
2011年11月,白杨坪镇响板水库水源性工程启动;2014年7月,恩施市汾水泵站试运行成功,新增供水人数1.33万人;2019年10月,三岔镇启动下角河至大河沟水库引水灌库应急工程,主要为三岔集镇及阳天坪等10个村供水,总受益2.8万人。
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三岔镇安全饮水工程也快马加鞭,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实现了有水吃、吃好水的梦想。
“这速度、这作风,这是真正为我们办好事。”村民廖平由衷地发出赞叹。
合力引得活水来。2019年,三岔镇改扩建水厂3处,管网延伸工程11处,小引水工程22处,提水泵站6处,水窖工程204口。纵横交错的供水管网将党委政府喝人民群众仅仅连在一起,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群众喝在嘴里、甜在心里,幸福如水一样在这里流淌开来。
让群众喝健康水
“你看,这是自来水,烧水做饭,锅底没那么厚的水垢。”村民李秀英放心的用自来水淘洗着蔬菜,她要准备一桌丰盛的大餐,犒劳一下辛苦了一天的家人。
不仅仅让群众吃上水,还要吃上健康的水。三岔镇将全镇村民分门别类,采取硒泉公司管理的集中供水、十几户的小引水供水、单户或者两户联建的小水窖供水等多种供水模式。
“只要一个电话,他们就会立马上门来服务!”谈起集镇供水服务新变化,家住三岔集镇的李光宣赞不绝口。
2014年,三岔镇实行供水管网维修维护“首问制”,要求8小时内完成保修讯息。当年1至9月,三岔硒泉供水公司共接到保修电话97次,及时维修莲花池水厂管道、集镇主管抢修、八河泵站应急工程等,为群众筑牢了供水服务“保障墙”。
集镇供水企业管、村里供水协会管、分散供水群众管,这一管理服务新体系,解决了各类水利工程建后管理维护的后顾之忧。
“下雨要来看看发水没,要维护好水池周边清洁,哪家水管出了问题也要上门去帮忙解决。”燕子坝村村民刘兴文说,长岭小引水可以解决周边120多户村民用水,村民通过开群众会,选他成为了管水委员会的一员。
受益于管水委员会,莲花池村天池岭组的村民也不再感慨“多次饮水工程建设,接入多条水管进屋,却没有半滴水流回家”,彻底告别“吃水难”时代。
饮水当思源。2020年7月,恩施州城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城市居民饮水紧张,三岔镇组织消防车、水罐车、货车共9辆,每天为城区送水近40立方米。
“以前他们给我们送过多少次水,现在我们也得回报。”有了水,还得节约水,这是三岔人的共识。
在茴坝村,村民李先金指着智能水表说:“安装水表后,我们要改变以前‘用水无度’的陋习,尽快适应‘节水生活’,做个有素质的节水村民。”
一泓清泉,正在逐步改变着三岔的村村寨寨。村民吃死水、脏水、臭水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春分时节,来到燕子坝村,一栋栋别致的民居掩映绿树丛中,一片片蔬菜铺满山间,一行行果树花开正香。
水清了,水甜了,自来水流进家,村庄似花园,群众吃上“旅游饭”,个个笑开颜。
“水源稳定了,卫生习惯就有了,财源也就来了!”穿过恩鹤公路两旁高大挺拔的水杉林,村民廖平一家正在热火朝天翻新旧屋,准备把房子改成民宿。
燕子坝村海拔高,夏天凉快,离恩施城区仅40分钟车程。境内又有大清江码头,高峰时期每年有30万人来此乘船,区位优势和旅游资源十分突出。
引来山泉水,帮农拔“穷”根。2018年,燕子坝村完成16万米的自然水管管网延伸、3个小引水工程的建设,解决了100户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水来了,产业发展有了水源保障,燕子坝村以务工收入为主的现状得到了改变。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在燕子坝村“尖刀班”的支持下,木瓜花开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该村落户投产。
合作社运营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40余户,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发展产业,燕子坝人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在三岔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和燕子坝村一样,其他村庄缺水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人们生产生活发展瓶颈被打破。
截至2020年12月,全镇9207户百姓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解决,产业发展供水也有了保障,140家农业合作社在三岔镇各地纷纷建成投产,直接或间接带动了2860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廖亮 赵盛迷 童秀清)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