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地标”引领长照险高质量发展
摘要:针对不同程度的失能人员,量身定制照护计划,按照《城乡居民长期照护保险照护服务管理规范》实施标准化照护,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照护质量进行监管,全面、量化考核,失能人员的精神面貌、生活现状和居住环境都得到了明显改观。
中国发展网 李茂盛、记者殷晓旭报道 为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顶层设计贡献地方试点经验,2019年11月份,山东省东营市医保局全面启动了城乡居民长期照护保险标准化建设,并率先发布了《城乡居民长期照护保险失能等级评定标准》(下称《评定标准》)和《城乡居民长期照护保险失能人员照护服务管理规范》(下称《管理规范》)两项东营市地方标准,标志着东营市城乡居民长期照护保险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列。
据了解,《评定标准》包括生活行为能力、感知认知能力、沟通与社会参与能力三大项二十小项内容,为全市失能人员等级评定、待遇申请制定了统一计量恒,使失能评定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管理规范》包括个人清洁、膳食服务、医疗康复、情绪指导等三十一项服务项目,详细列明了各项照护项目的具体步骤、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使照护服务更加规范。通过一年多的落地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和社会效果。
“标准引领+亲情照护”东营模式基本形成
东营坚持“标准引领”工作思路,通过推行两项地方标准落地实施,构建起了统一规范的失能评定体系和照护服务规范等标准化建设服务品牌。在实施过程中,多数失能家庭家境贫困,接受机构照护费用过高,家庭难负其重,结合群众实际需求,推行“以亲情照护为主”的居家照护模式,失能人员可优先选择其子女、亲属、邻居等提供照护服务,签约、培训后上岗。
这种工作模式既落实了传统文化“家”的情怀,又满足了失能群体在情感上的依赖,解决了失能家庭经济、精神的双重负担,为之提供了专业化、规范化、个性化、系统化的照护服务,同时也助推了东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向高质量发展。
“一升一降一缓解”的社会效果初步显现
失能人员生活质量明显提升。针对不同程度的失能人员,量身定制照护计划,按照《城乡居民长期照护保险照护服务管理规范》实施标准化照护,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照护质量进行监管,全面、量化考核,失能人员的精神面貌、生活现状和居住环境都得到了明显改观。
切实降低了失能家庭的家庭照护压力和经济负担。倡导实施以亲情照护为主的方式,优先将失能人员的家人、亲属、邻居等纳入照护服务队伍,家人通过为失能人员提供日常生活照护获得照护待遇,解决了家人在照护亲人和个人收入难以取舍的难题。
有效缓解医院挤占床现象。照护保险制度的建立,对医疗服务和照护服务进行严格的划分,不仅有效解决了参保失能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护”问题,而且搭建了以社区和家庭为主的“医养康护”一体化服务平台,避免稀缺医疗资源的低效利用,使“挤住院”现象得到了有效缓解,社会效益明显。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