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屏障构筑之变:疫情防控催生公共治理新需求
摘要:按照政策规定,北京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市区疾控机构等三类机构均应具备核酸检测能力,且检测能力满足自身需求。
1月22日,北京广安门附近一处核酸检测点,市民接受核酸检测。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苗露/摄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荆文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到现在,已经一年有余。在这一年多时间里,中国和全球都受到了深远影响。从去年全国两会的延期召开,到今年的如期举行,步入后疫情时代的社会经济生产生活均在无形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今,人们已养成在公共场所戴口罩、回家勤洗手的习惯,核酸检测频繁了,疫苗研发效率提高了,相关接种也已陆续开展……
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回看过去的一年,无论是政策支持还是民生关切,在疫情影响下,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新习惯、新需求及新探索正在形成和展开。
疫情带来的新习惯
出门,戴口罩;进门,先洗手。一年多来,这个好习惯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然而在疫情发生之初,作为必需品和硬通货的口罩,却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甚至一度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对此,国家快速反应。2020年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做好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和调度安排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迅速组织本地区生产应对疫情使用的医用防护服、N95口罩、医用护目镜、负压救护车、相关药品等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地方政府针对口罩等紧缺物资的生产进行特事特办,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新成立公司的审批并投入生产,激发社会力量踊跃投入新产能。
就像本末创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杨秋艳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的那样,疫情初期,天津口罩生产商很少,医院一线的口罩供应出现缺口,还需向外省单位求助。在地方政策支持下,原本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几个股东迅速组建团队成立了本末医疗,主要生产医用防护口罩,疫情初期每天可生产2万~3万只,及时缓解了当地的口罩供应问题。像这样的例子,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
随着疫情进入平稳期,为了防止口罩等防疫物资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实施方案》,从处理好储备与产能、平时与急时等关系上进行具体指导,有效保障了口罩等卫生物资的供需平衡,从物资保障方面让戴口罩成为习惯的人们有“罩”不慌。
“您核酸了吗?”“阴着呢。”这是疫情之下民间流传的经典问候语。核酸检测证明成为人们出行的“通行证”,检测服务需求增加。从服务保障来看,核酸检测由刚开始的几天出结果,到现在的最快几小时出结果,在效率提高的背后是过去一年国家自上而下完善体系建设的不断努力。为了进一步推进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到2020年秋冬季前,各地包括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和疾控中心以及县域内的一家技术力量比较强的县级医院,都要完成实验室建设。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门诊楼旁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看到,在有着3个核酸检测窗口的检测点,从排队到检测完成,用时不到5分钟。按照政策规定,北京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市区疾控机构等三类机构均应具备核酸检测能力,且检测能力满足自身需求。据了解,截至2020年9月底,北京市已有满足要求的相关机构96家,均已基本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医院院长肖存利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介绍,作为一家二级医院,现已新组建检验科,并达到了6~8小时快速出结果的高效检测服务能力。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发现,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多地也增加了对疫情防控的表述。陕西《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完善重大疫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突出抓好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和进口冷链食品检测消毒等环节,落实高风险从业人员防护措施,有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防控疫情的习惯,正在成为构筑人民生命健康有力屏障的助推器。
公共治理的新需求
疫情发生初期,在物资储备、资源分布及应急响应方面,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一些短板。如何补齐短板、织密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防护网,成为全国卫生系统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在2020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就表示,在应对疫情过程中,代表委员提出建议提案400余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结合疫情防控的实际工作,如今很多的创新性建议已转化为国家防控的策略和相关政策措施。
事实证明,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都会引发一波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应急体系”成为各地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服务体系的新需求。
湖北作为此次疫情的“震中”,“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和监督监管相互制约的机制,建立健全分级、分层、分流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同时,构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形成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湖北模式。与之有着类似规划的,还有上海、广东等地,着手扩容公共卫生项目,设立了一批省级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疾控中心、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等项目。
除了强化医疗卫生的“基建”工程,公共治理的细节问题也引起关注。上海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在今年的上海市两会上表示,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主的社区治理方式,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社会状况,建议强化社区防控的社会协同,依法保障社区防控的有序进行,充分发挥科技支撑的力量。
说到科技支撑,就不得不提到健康码。“请出示健康码”,这成为如今人们出入公共场所听到的第一句问候语。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疫情防控需求下的产物,健康码被看作是公共治理数字化、网格化的一个里程碑。
不过,面对各地林总出现的健康码,也出现了认证标准不同、互认互通难的困扰。国家卫生健康委随即提出了各地落实健康码信息互认机制和规则,实现了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的要求。专家表示,未来可充分挖掘健康码的数据价值,不断拓展应用场景。
医药创新的新探索
疫苗被看作是预防新冠肺炎传播的有力武器,自2020年12月15日起,我国正式开始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今年春节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消息称,截至2021年2月9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接种4052万剂次。从重点人群到普通民众,几个月来,我国各地的疫苗接种工作陆续推进。
在巨大的接种需求背后,离不开疫苗产能的有力保障。作为全球新冠疫苗研发第一梯队成员,我国应急批准5条技术路线共16个疫苗品种开展临床试验,国家药监局信息显示,其中6个疫苗品种已开展III期临床试验。截至目前,我国已有两款新冠疫苗附条件上市,分别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和北京科兴中维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到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实现了疫苗研发上市并成功接种,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据了解,通常一款疫苗的研发需要2~5年,甚至更久。但在疫情防控的紧迫形势下,疫苗研发的过程大大缩短。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在此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疫苗的审批以安全有效为根本方针,坚持特事特办,进入应急审批流程。在此过程中,很多研发步骤由串联改为并联,研审联动,滚动提交研发材料,随交随审随评。在标准不降低的前提下,通过无缝衔接,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和审评效率。这体现了我国支持医药创新的“中国速度”。
由此可见,疫苗重要性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后,疫苗研发和产业化链条实现有机衔接,也让国产疫苗在国际竞争中优势初现。以新冠mRNA核酸疫苗为例,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在近期的一场行业会议上了解到,相比国外两款mRNA核酸疫苗较为严苛的超低温冷链储存运输要求,目前已获得的长期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艾博生物自主研发的mRNA核酸疫苗在2~8°C下放置5个月,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均符合质量标准。这也意味着,这款国产疫苗在储存和运输上或更具优势。
对此,有分析认为,疫情催化下带来的疫苗新技术储备,有利于相关公司进一步增强技术实力,加快疫苗技术新平台的搭建,推动公司乃至行业长期创新发展,奠定长期技术升级的基础。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