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甘肃宕昌南阳镇:搬出美好生活新画卷  

2021-01-08 16:31 中国发展网
甘肃宕昌南阳镇 农村电子商务

摘要: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南阳镇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在每个村打造电商平台,通过电商平台、抖音、快手、网货直播等新媒介推销南阳农特产,先后建成了13个电商网点,线上年销售农特产品收入达215万元,增加了群众收入。

中国发展网 冬日,一缕缕暖阳洒在甘肃宕昌县南阳镇易地扶贫搬迁点瓦石坪新农村文化广场,老人们晒着太阳,悠闲地下着象棋,妇女们专注地练习广场舞,不远处小孩的追逐嬉笑声不时传来。其乐融融的居住环境,让这里的村民忘却了冬日的寒冷。

5ff7c86d4f288

安居工程开启群众新生活

推开付正勤的家门,干净整洁的客厅映入眼帘,阳台上、电视柜前鲜花春意怏然,沙发、茶几、冰箱、抽油烟机、洗衣机、装饰柜等家居用品一应俱全。“我做梦都没想过会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62岁的付正勤说,自己掏了不到4000元,就住上了这套100多平方的小洋楼。2018年搬进新家的第一天,晚上大人小孩们都高兴得睡不着觉。

2018年,付正勤和其他102农户一起,从几十公里外的山沟里搬到了瓦石坪村易地扶贫搬迁点。“新农村里面广场、连廊、凉亭、花园、健身器材、公共区域干净宽敞,环境优美,周围学校、卫生所应有尽有,村里人也有了城里人的幸福感和优越感。”

5ff7c86e02955

付正勤一边带着小孙子玩耍,一边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着自己的新生活。3年前,我家住在瓦石坪村后坝社吊子崖,祖祖辈辈一直住在山上,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行,行路难、吃水难,生活用品全靠人背牲口驮,生产生活条件极差。加上气候恶劣,家里的几亩山地只能种些杂粮、小麦,往往是“种上一袋子,收了一捆子,打下的粮食不到一帽子”。通过党的好政策,实施易地搬迁项目,我们全家4口人从高山上搬下来,住在了集中安置点,自来水入户了,道路硬化了,而且安置点还修建了文化广场,安装了路灯,付正勤一家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5ff7c86b80dda

细数搬迁后的生活变化,有很多村民滔滔不绝地讲述着—— “精准扶贫易地搬迁前,我们这儿是‘五不通’: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不通网、不通邮,搬迁后住进了小洋楼、安居房,‘五不通’一下子变成了‘五通’,走上了水泥路、吃上了自来水,村民们还在农忙之余,组织跳起了广场舞……”秀丽的山水,整洁的院落,构成了新村诗意的轮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配套规范了道路、广场、供水、河堤、供电、绿化等设施,装上了太阳能、健身器材、路灯,建起了幼儿园。如今的瓦石坪新农村美不胜收,吸引了众多的参观人员,大家都忍不住要夸赞一番。

5ff7c86c1a956

近年来,南阳镇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把脱贫攻坚易地搬迁作为第一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先后实施梨树、瓦石坪、江玉、朱山沟4村易地搬迁扶贫集中安置点建设,帮助沿山贫困群众挪“穷窝”,彻底解决了高海拔山区群众居住条件差、增收困难的问题。2015年,梨树村集中安置50户247人。2016、2018两年,瓦石坪村分两批集中安置102户369人。2018年,江玉村集中安置点安置55户295人,朱山沟村集中安置点安置45户197人。各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强基础、补短板,水电路房网不断提档升级,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早期安置点面貌获得了“二次腾飞”。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