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冒名顶替上学,损害的是考生权益,破坏的是教育公平

2020-06-21 19:57 中国发展网 王晓涛
高考 冒名顶替上大学

摘要:高考前夕,有关考生被冒名顶替上学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2004年10月,20岁的考生陈春秀最终没有等来她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决定去几百公里外的烟台市打工;另一边,18岁的考生陈双双却拿着陈春秀的录取通知书,前往淄博市的山东理工大学报道,成为一名大学生。

中国发展网综合报道

高考前夕,有关考生被冒名顶替上学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2004年10月,20岁的考生陈春秀最终没有等来她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决定去几百公里外的烟台市打工;另一边,18岁的考生陈双双却拿着陈春秀的录取通知书,前往淄博市的山东理工大学报道,成为一名大学生。

两个山东冠县的高考生,命运在这一年改写。“没考上大学”的陈春秀做过电子厂工人、餐厅服务员,如今在老家的幼儿园做幼师。“冒名顶替”的陈双双则有了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毕业后也回到冠县,入职烟庄街道办审计所。

陈春秀一直以为自己16年前落榜了。直到2020年5月21日,她参加完成人高考后,在学信网上查到自己在山东理工大学的就读学籍和学历。6月10日,冠县县委、县政府责成多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此事展开调查。之后,顶替者刘双双也被暂停街道办工作。

在山东冠县农家女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之际,近日,山东聊城也发生了类似的故事!山东聊城的王丽丽(曾用名王丽)反映:她在1996年以王丽这个名字报考了聊城农业学校,因一直未收到录取通知书误认为未被录取,后调查发现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街道办事处党委委员“王丽”,冒用了其身份信息。

王丽丽告诉记者,1996年她以王丽这个名字报考了聊城农业学校(当时是中专),报考专业是畜牧兽医专业,因一直未收到录取通知书,误认为未被录取。

“2016年8月,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街道办事处党委委员王丽(真实姓名陈某)及其弟弟,问我是否在1996年考过聊城农业学校。我说考过,一直没有收到通知书,认为没有考上。陈某主动说明1996年曾冒名顶替我上了学。”王丽丽表示,至此,她才知道自己实际是考上了但被陈某顶替了。

为验证顶替事实,王丽丽专门去聊城农业学校做了查询,结果是,她1996年确实被录取,专业是畜牧兽医,但具体档案已经不知道去向,经筛查,档案被调到计算机专业。

王丽丽称,自2019年8月开始,她分别向聊城市监察委、东昌区纪委、东昌区组织部等部门反应情况,“举报后,我家人及本人多次收到顶替人委托他人来说事私了,我们没有同意。”王丽丽说。

山东聊城东昌府区政府6月16日通报称,根据区纪委监委、组织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前期调查情况,经研究决定,给予王某(柳园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

东昌府区政府表示,下一步,对该事件涉及到的其他问题,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事实上,类似“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情近些年时有发生。有媒体统计发现,在2018年-2019年的山东高等学历数据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结果,其中包括中国海洋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齐鲁医学院等高校。273人在清查中被公示,其中242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冒名顶替者获得学历时间为2002年至2009年,公示期后学历作注销处理。

该消息引发网友高度关注。山东省教育厅官方微博作出回应:

“近日,我厅接到一些群众反映,个别人员通过伪造身份信息、冒名顶替他人、买卖录取通知等手段获取高校入学资格、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我厅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对群众反映和媒体披露的线索进行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调查,相关结果将根据调查进展及时公布。

对个别地方出现的类似问题,无论是历史原因,还是顶风违纪,我厅始终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特别是2018年以来,为进一步维护教育公平正义,我厅在全省范围内系统开展了高等教育学历清查工作,针对清查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撤销了相关人员的学历(学位)。

我厅将按照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继续推进诚信招生、公平招生、阳光招生,通过强化高中学籍管理、签订考生诚信承诺书、严查考生身份信息、强化信息公开、开辟网上查询通道、严格入学资格复验等措施,完善全链条管理责任体系,会同有关部门严肃查处非法获取高校入学资格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考生合法权益,坚决维护教育公平。”

针对有报道称发现十几年前山东存在多名通过冒名顶替等违法违规手段非法获取高校入学资格的问题,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已成立由省纪委监委机关、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等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进行彻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将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坚决维护教育公平正义。

对此,人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王晓涛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