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眼日”关注眼健康 带你走出近视的那些误区
摘要: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爱眼日”主题为“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
今年的“爱眼日”主题为“视觉2020,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王宁利在6月5日召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以《中国眼健康白皮书》的形式介绍了我国从1999年参加视觉2020行动以来21年走过的历史和我们取得的眼健康方面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王宁利介绍说,今年的白皮书一共有95页,4万多字。
他讲,今年全国爱眼日的主题都是围绕着“眼健康”几个字,特别是“普遍的眼健康”。今年的爱眼日是一个意义非凡的“爱眼日”,是第25个爱眼日,更为重要的是今年也是全球视觉2020行动收官之年。
视觉2020是1999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盲协会共同发起的在全球消灭可避免盲的行动计划,当时罗列了5个疾病,白内障、沙眼、儿童盲、河盲、屈光不正与低视力,中国政府是最早承诺参加全球行动计划的国家之一。到了2014年,全球行动计划作了修改,把普遍眼健康的概念加入其中。分别涉及以下一些眼科疾病:
第一,白内障。1999年,中国参加视觉2020的时候,100万人中白内障手术例数是300多。现在经过21年的发展,百万人群中的白内障手术例数接近3000。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白内障病人能得到及时治疗,2014年统计时达到60%多,现在估计已经超过70%了。
第二,沙眼。它是一种传染性的感染性疾病。我国在2012年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起了集筛查、评估、治疗于一体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三期项目,在全国最可能还有沙眼的10余个地方开展。这个行动筛查后的结果显示,我国活动性沙眼率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消灭致盲性沙眼的标准。2015年世界卫生大会上,时任卫计委主任李斌庄严宣布,中国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提前消灭了致盲性沙眼,致盲性沙眼已经不是威胁中国人民视觉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了。
第三,儿童盲。儿童盲一旦发生是终生盲,给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损害极其巨大。我国依靠既有的妇幼保健系统建立了新生儿眼病筛查系统和儿童眼健康的管理,我们国家新生儿和儿童的眼病筛查和健康档案的建立高达90%,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第四,河盲。又称盘尾丝虫病,是由微丝蚴这种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幸运的是,中国没有这个病,这个病主要是在非洲。
第五个就是大家都关心的近视眼。中国现在儿童青少年近视眼总体发生率53.6%,大学生群体达90%多。近视眼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2018年八部委发布了实施方案,完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近视眼摸底调查,现在防控措施在积极的推进中。
链接:近视的10个误区
误区一
眼镜戴上就拿不掉 会加深近视度数
家长不愿给孩子配戴眼镜,一大担忧就是怕戴上眼镜就拿不掉,并且会加深近视程度。
实际上,青少年近视绝大部分是轴性近视(眼轴长度超过正常发育长度导致远处物体聚焦在视网膜前面,视网膜成像模糊形成近视),基于目前的医疗技术,轴性近视不可逆转,只能控制发展。
近视而不戴眼镜,必然导致眼睛过度调节去努力看清楚,其结果只能使眼调节痉挛,视力疲劳加重,进而导致近视度数不断加深。因此,确定出现近视后建议及时到正规机构配置眼镜,以帮助控制近视度数的发展。
一般来说,青少年近视每年进展50度左右基本是正常发育结果,如果超过100度需加强防控措施。
误区二
可长期使用眼药水缓解疲劳
眼药水的成分不一,不建议长期使用,以避免对眼睛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适用的护眼原则是不要长期过度用眼,一般阅读或使用电子产品半小时左右,应闭目休息、眨眼或远眺5到10分钟。是否需要使用眼药水,建议先咨询专科医生意见。
误区三
散瞳验光对眼睛有害
散瞳验光有一个更准确的名字叫“睫状肌麻痹验光检查”,是国际公认的诊断近视的金标准。麻痹睫状肌后的验光结果,可让医生对该眼无调节状态下的屈光不正情况做到最小偏差的了解,按规定操作不仅不会对眼睛产生损伤,而且有利于控制近视发展。
青少年首次配镜,必须要充分散瞳验光。不过,散瞳期间存在畏光和视近物模糊的情况,不建议在此状态下看书、写字,因此应注意选择散瞳的时间。
误区四
做眼保健操无法改善视力
眼保健操能够让学生强制休息眼睛、缓解视疲劳,但不能治疗成年人已经定型的高度近视。一方面,做眼保健操时,闭目可以使眼睛得到适当休息;另一方面,按摩可改善和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消除和调节眼部紧张;此外,眼保健操舒缓的音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精神压力。
误区五
做了近视手术就一劳永逸了
首先,近视手术是有适应症的。角膜激光类手术由于是在角膜组织上进行手术,需要患者的角膜厚度能承受近视的矫正量。
其次,近视手术并不改变已经拉长的眼轴。近视手术矫正的只是屈光度,这意味着300度的近视眼患者和1000度的近视眼患者,可能术后都达到1.0的视力,但二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几率是截然不同的,后者发生视网膜裂孔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前者。
第三,近视度数越高,通过激光手术切削的角膜组织越多,术后出现近视回退、继发角膜扩张等并发症的几率相对升高。因此,眼视光医生在给患者做近视手术前,都会做术前评估,判断患者能否进行近视眼手术。
近视手术本身,改变的只是眼球屈光度,并不改变由于近视带来的潜在视网膜病变风险。因此,青少年近视一旦发生,首要任务是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速,避免成为高度近视。
误区六
孩子还小=假性近视
家长在听到自己孩子近视时常常脱口而出:“是假性还是真性?”其实,假性近视眼只占青少年近视中的一个非常小的比例(不超过3%),它只是一种“近视”现象,本质上不是近视眼。年龄不是界定真假性近视的标准,视力出现问题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做医学验光。
误区七
眼镜度数最好配低一点
一般近视配镜都是以能看清最好视力的最小度数来给眼镜处方。假设戴300度能看到1.0,戴275度也能看到1.0,戴250度只能看到0.8,那么就应该按275度来配。如果度数配少了,不能在眼睛最轻松的状态下看得最清楚,就易使眼睛疲劳,视网膜上成像不够清晰。所以,度数配低了,反而会使近视发展得更快。
误区八
眼镜不能一直戴着 会导致眼球变形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眼镜需要一直配戴,这样能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只有当近视度数特别小(<200度),看近处清晰度不受影响,可以考虑看远处的时候戴眼镜,看近处不戴。如果近视度数较深,或者合并有散光,就需要一直戴镜。
随着近视的进展,眼球前后径也会随之变长。一般来说,平均度数增加300度,对应的眼轴长度会增加1毫米。因此,高度近视的人,尤其是1000多度的人,眼轴就会比一般人长很多,有可能表现为眼球突出,但这和眼镜无关。
误区九
戴眼镜后不必复查
许多家长在给近视患儿配眼镜后,就不再带其去医院做检查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临床实践证实,经常让戴眼镜的近视患儿去医院复查具有以下好处:1.能明确患儿原有的假性近视是否已被治好。2.能明确患儿的混合性近视中的假性近视是否已被治好。3.能明确患儿原有的真性近视是否发展。
因此,家长们在近视患儿戴上眼镜后,应经常带其去医院复查,每年至少应复查一次,这样才能及时了解近视患儿的病情变化。
另外,对于没有患近视的学龄儿童,家长们也应经常带其去医院检查眼睛。因为视力正常的学龄儿童若不坚持科学用眼的话,其视力也可能下降。
误区十
近视可在短时间内治愈
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一些家长在孩子患了近视后,总是喜欢在寒、暑假期间为其治疗近视。许多不良商家也正是利用家长们的这种心理,声称某种方法或仪器可在一个月甚至十几天内治好近视,导致许多家长上当受骗。
其实,防治近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短时间的突击性治疗都不可能根治近视。外,防治儿童近视一定要从孩子五六岁时做起,一直坚持到20岁左右方可停止,因为此时人们的眼轴已经停止发育了,近视一般不会再发展了。
责任编辑:王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