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后疫情”时期,心理健康工作应做在前面

2020-05-17 10:36 国家卫生健康委 荆文娜
心理健康 疫情 心理疏导

摘要: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表示,对于学生复学后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在复学过程中心理行为的适应问题,第二种是复学后面临升学或毕业就业等客观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第三种可能是学生本来就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复学只是一个诱因。

“后疫情”时期,心理健康工作应做在前面

疫情发生以来,所有学生经历了史上最漫长的一个寒假。“小区有孩子家长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线上课堂,孩子因为课程听不过来、一些功能不会操作、作业提交不了等问题而变得焦虑起来。一听说要复课,听课模式的转换让孩子感觉更加忧虑了。”“自从全面复工后,同事只要在办公室就不停地往自己身上喷消毒剂。”“本来手术后早该复查了,可考虑到疫情期间医院感染几率较高,一直没敢去医院。”……

从疫情的发生导致全面停工停产停学,到如今疫情稳定后的全面复工复产复学,从疫情中走过的每一个人的心理也正在经历着情绪转换。疫情常态化防空下的心理问题又该如何疏导?

疫情常态化,心理健康服务也应常态化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心理健康服务应该如何保障?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近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心理健康服务应做好四方面工作。

第一,认真总结前期疫情防控过程中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所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心理卫生工作服务面广,涉及部门多,影响人群大,在这次防疫过程中,卫生健康、民政、教育、社会群团等有关部门在心理疏导、社会工作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通过及时总结提炼,更好的指导疫情的常态化防控下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

第二,要重点关注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严重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弱势群体。应及时为这类重点人群、弱势群体提供关爱帮扶,将日常生活保障服务与心理健康服务相结合,提高其健康福祉。

第三,以社区为主阵地,建立心理疏导和社会工作服务的网络,引导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下基层、下社区开展心理服务,建立网格化的心理援助工作队伍,提高基层开展心理疏导的水平和能力。

第四,加强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信息技术、5G技术、网络平台,广泛开展科普宣传,不断提高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

疫情密切接触者应做好适应与沟通

疫情发生以来,无论是确诊患者还是隔离观察人员,均有不配合工作的情况发生。据了解,如今仍有约5000余名集中隔离人员,对于这一人群以及与其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及一线工作人员而言,心理健康服务同样不可或缺。

随着疫情的总体回落,目前隔离人员数量明显下降,但这一时期的隔离人员心态也产生了变化。关于隔离和密切接触者本人的心理调节,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评估中心主任石川提出五条建议。

一是理解被隔离的必要性。这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的必然要求,目的是为了保障他人和自身安全。隔离环境有利于病情观察,有任何身体和心理的问题均能得到及时处理。二是尽快熟悉隔离环境和规则,主动向工作人员了解相关信息。三是定时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家人和朋友分担、分享自己的情绪、体验和想法,感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四是规律作息,安排好自己每一天生活,例如阅读、运动等。五是下载使用官方推荐的网络心理支持系统,听有助于情绪放松的音乐,必要时拨打热线电话,寻求专业人员帮助。

而对于医务工作者、公安民警、检验检疫人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等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群体,贺青华建议,应在单位、家庭,以及个人层面多做好关心、激励、沟通和疏导工作,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让良好的沟通使人们度过心理上的难关。

学生心理问题应看清症结,及时干预

5月13日,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努力推动大中小学全学段全面复学复课,积极稳妥加快复学进度,指导各地各校科学研判校园疫情防控形势,及时灵活调整复学复课条件和标准,同时要积极应对教育系统“疫后综合征”。

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寒假后,一些学生可能从心理上不适应学校的节奏,复学后,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表示,对于学生复学后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在复学过程中心理行为的适应问题,第二种是复学后面临升学或毕业就业等客观问题带来的心理压力,第三种可能是学生本来就存在一定心理问题,复学只是一个诱因。

对于第一种情况,陈雪峰建议不要着急,对于新情况、新环境的适应需要时间,家长、教师、学生都应有心理准备,更重要的是要有行为上的改变。尤其是学校应结合实际,做好校园防控工作,并将防控措施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到位,减少担忧。另外,家长和学生也要制定好学习计划,尽快调整好作息时间及学习方式和习惯,在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下,尽快度过适应期。对于第二种情况中的客观压力,陈雪峰建议,应重点关注与升学、就业有关的政策和信息,积极行动起来,给自己寻找和创造机会,同时也要做好心理调适,而最有效的心理支持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相支持。对于第三种情况,陈雪峰表示,家长、教师和学生要进行分析判断,找准问题原因,进行及时干预。

责任编辑:荆文娜

(原标题:2020年5月15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