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消费要热起来,也要理性健康

2020-04-30 14:10 中国发展网 陈鹰
理性消费 直播带货 疫情

摘要:消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毋庸讳言。作为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现阶段扩大消费无疑是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趋好,经济社会秩序正在加快恢复,要让经济“活起来”,当务之急就是要让消费“热起来”。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见习记者陈鹰

4月28日,央行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本季度收入感受指数为41.6%,比上季下降11.0个百分点;收入信心指数为45.9%,比上季下降7.2个百分点。

与之相对应,本季就业感受指数为37.7%,比上季下降6.8个百分点;就业预期指数为47.3%,比上季下降4.6个百分点,有42.3%的居民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或“看不准”。

的确, 疫情笼罩了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在疫情的冲击下,危机感促使人们“捂紧钱袋子”,开始更加理性地看待消费——央行调查报告显示,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方面倾向于“更多消费”的居民占22.0%,比上季下降6.0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3.0%,比上季上升7.3个百分点;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25.0%,比上季下降1.3个百分点。

消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毋庸讳言。作为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现阶段扩大消费无疑是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趋好,经济社会秩序正在加快恢复,要让经济“活起来”,当务之急就是要让消费“热起来”。

为了激发被疫情抑制的消费热情,各地各部门使出了浑身解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直播带货,不仅有“小朱配琦”和“老罗”,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带头网络直播,为当地的农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不过,热闹喧嚣的背后,理性消费的势头已经逐渐显现。如果说央行的调查数据覆盖面为储蓄用户,不能以偏概全,那么拼多多的表现或可再提供一例佐证。2020年第一季度,拼多多月活跃用户超过了淘宝,此现象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值得关注的还有,近日有调查显示,不仅“柴米油盐”的成年人在消费时表现出理性的一面,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重新审视消费欲望,在购物时不再任性“剁手”,而是以实际需求量入为出。

当物质不充裕时,人们更倾向于购买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商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理性消费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知觉做出合理的购买决策,消费者在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

如何在这一趋势下促进消费增长?笔者认为,审时度势很重要,应精准把握消费的热点和难点。

一方面,要全力把在疫情中催生的电子商务等新型消费培育壮大起来,创新产品和业态,形成新兴消费领域和消费热点,并以线上带线下、以新消费带动传统消费,推动电子商务与各消费业态的深度融合发展,带动消费升级扩容。

与此同时,也要放眼长远,引导群众形成健康、理性的消费方式,既不要盲目购物囤积,也不能“寅吃卯粮”,确保市场秩序健康稳定,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责任编辑:白雪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