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红安坚持党建引领 构建社区共建共治新格局
摘要:建立健全社区四级组织体系,不仅仅是解决了社区治理“人”的问题,也是在夯实社区党组织、建立常态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同时建立起社区常态化的宣传体系、精细化的服务体系、专业化的队伍体系和机制化的治理体系。
中国发展网讯 私营业主当起了小区党支部书记,单位“一把手”成了支部委员,退休教师当起了楼栋长,吉他爱好者做起了文体员,邻家大妈变身为调解员……近期,在红安县“进社区”攻坚行动中,不少社区党员被居民们推选为小区党支部成员、楼栋长、宣传员等,担任起小区不拿报酬的“领导”,让社区共建共管共治共享成为可能。
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暴露出来的社区问题和治理短板,红安县继续聚焦聚力,正大刀阔斧地开展党员干部“进社区”攻坚行动,在总结疫情防控期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小组长+党员中心户”四级架构组织体系,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办法。
当前,社区人手不足、职能弱、资源少是最明显的问题,红安由此提出的社区大党委,是由社区党组织与驻社区单位党组织共同组成的区域党建工作议事协调机构。它不是一级党组织,但可领导社区工作,团结和带领党员、群众,决定社区建设与管理等重大问题,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并监督、协调政府职能部门派驻社区人员的工作。这就让社区难题有人管、有人议、有人办。
“以前,居民到社区反映一些棘手的问题时,我们都不晓得要找谁,想请一些单位出面解决,经常是不了了之。现在好了,有难事就找大党委,一开会讨论,解决方案就出来了。由大党委委员出面协调,各部门也非常配合。”杏花乡五丰岗社区大党委书记胡院桥由衷地感慨。五丰岗社区是该县社区大党委建设试点,在解决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和小区治理难题过程中,探索出组建大党委“七步工作法”,制定并完善了大党委运行机制、议事机制等,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可复制、可学习的模板。截止目前,该县城区19个社区已全部成立社区大党委。
在党员干部“进社区”攻坚行动中,19名县领导领衔工作队“一对一”督导社区,19个牵头单位派驻203个驻小区工作组,663名党员干部与所在单位工作脱钩,全身心地下沉到社区开展工作。全县“进社区”攻坚行动坚持“周周有提示、天天有动态、步步有试点,事事有模板”,画好“路线图”、“作战图”,统筹各社区稳步、有序建立健全四级组织体系。
在全面推行“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建在楼栋”的“双建”工作中,派驻社区服务工作队、小区工作组带领下沉党员与社区干部想在一处、干在一起,白天实地勘察,晚上入户走访,将信息摸排、网格优化、小区党支部建设、物业公司引进、业主委员会组建等难题一个接一个解决,让基层党组织遍布社区各个小区、延伸到每一楼栋。广泛发动社区居民、党员自荐、互荐、推选,按照“两推一选”规范程序,选优配强小区党支部班子,组建起各楼栋小组的“两长四员”(楼栋长、卫生员、宣传员、文体员、调解员)队伍,让社区“闲置”的党员、能人动起来、活起来,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为实现社区自治共治奠定坚实基础。
土井社区坚持按照党性强、管理服务本领强、带富能力强、化解矛盾能力强、廉洁履职意识强等“五强”标准选配23个小区党支部班子,最终,“抗疫先锋”黄建平、致富能手刘天咏、退休干部阮成忠等92名党员被推选出来。宏福小区党支部成立以来,党支部书记王昌保在每周例会中,与支部成员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做好小区服务工作”,经常带领小区党员、“两长四员”到背街小巷、偏僻角落处开展卫生大扫除活动。金沙社区通过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活动,共摸排党员1471名,目前已有700余名党员推选为“两长四员”,1200余名党员认领了志愿服务岗位。截止目前,该县19个社区已公开选配2156名“两长四员”,实现党员志愿服务社区全覆盖。
建立健全社区四级组织体系,不仅仅是解决了社区治理“人”的问题,也是在夯实社区党组织、建立常态长效机制的过程中,同时建立起社区常态化的宣传体系、精细化的服务体系、专业化的队伍体系和机制化的治理体系。在“进社区”工作中,该县住建、民政、公安、人社等涉及到社区工作的职能部门,抓住难得的工作契机,针对社区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回避、不推诿,对号入座,主动认领,结合各自职能帮助社区解决一批实实在在的问题,如居民住址门牌标识不清、“三无”小区无物业等。
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体系,是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正因如此,红安在“进社区”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一以贯之,用党组织链条将社区辖区单位、企业、党员、群众“串”起来、团结起来,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人人都以社区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到社区各项事务中。党员干部从“被动履职”转向为“主动奉献”,群众从“被动参与”习惯为“主动参与”,就是实现社区共建共管共治共享的良好开端。(廖亮 毛红平 杨琴)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