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湖北京山:春风吹来树又绿

2020-03-27 08:19 中国发展网
湖北京山

摘要:疫情发生以来,像老王这样无法及时进行春栽,种子、麸皮等材料囤积在家,遭受损失的农户还有一些。杨集镇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与湖北天德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接,为村民提供务工岗位。同时,积极联系镇林业站,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业务指导,为植树造林奠定了坚实基础。

春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从田间地头到苗木基地,片片新绿点染着杨集大地。

3月18日,在湖北省京山市杨集镇三口堰黄家冲林场春季植树造林现场,记者看到近十位村民带着口罩,有序地搬苗、散苗、植苗、培土、压实、浇水。大家保持着安全距离,将精心挑选出来的树苗一棵棵栽植起来,一同种下春天的“希望”。   

5e7c81c2def11

阳光下,一株株碧绿的山桐子、马褂木随风摇曳,蓬勃生长。昔日荒芜的荒山荒坡成为村民眼中绿色的“银行”。三口堰村村民王道华告诉记者,林场目前种植了230亩山桐子和马褂木,今年虽然没有赶上春栽,损失了不少,但好在林场务工每天有150元的收入。

疫情发生以来,像老王这样无法及时进行春栽,种子、麸皮等材料囤积在家,遭受损失的农户还有一些。杨集镇党委政府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与湖北天德林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接,为村民提供务工岗位。同时,积极联系镇林业站,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业务指导,为植树造林奠定了坚实基础。

老王工作的三口堰黄家冲林场是湖北天德林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林业基地。望着漫山遍野的树苗,林场负责人向守成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

“今年春季林场计划造林450亩,全部套种山桐子和马褂木。山桐子是经济林木,马褂木是绿化、用材林木,两种林木套种,实现造林利益最大化。”向守成说,公司用工主要是跟三口堰村申请,采用贫困户优先的原则。在栽植过程中,严格按照市防控指挥部要求,确保植树、防疫两不误。

不负春光,植树添绿。在离三口堰村不远的潘冲村,在镇林业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108亩白杨已完成栽种。杨集村三庙冲基地,79亩银杏和山桐子已成批栽种……

“今年春季全镇计划人工植树造林1073亩。”该镇党委书记杨国娥告诉记者,“主要种植山桐子、马褂木,由三口堰黄家冲林场和其它五个村林场基地种植,预计3月底将完成全部植树任务。”(廖亮 黄世超 石西子 汤存新) 

责任编辑:刘维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