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宕昌:大山里“网红”王朋艳的追梦人生
摘要:在直播做党参鸡的过程中,王朋艳也在不停的更新自己的装备道具。着一袭红妆,用雪水冲泡党参茶,在窑洞里直播加工党参、黄芪过程。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后孝贤记者王斌报道
看雾起云涌,听着鸟鸣、风声;拿着摘来的新鲜食材,夏天制杏花酱,秋天做月饼、党参鸡……宁静的乡村,恬静的女子,一幅幅美丽鲜活的画卷展现在全国的网友眼前。让人走进了一个没有喧嚣、没有繁华的乡村,勾起人们心中浓浓的乡愁。
这就是甘肃宕昌磨河坝村的90后“网红”女孩王朋艳拍摄的网络短视频。磨河坝村是宕昌好梯乡最偏远的村子之一,这里一直以来是“贫困村”的代名词。
王朋艳家住磨河坝村高半山区,父母都是农民,家里也很贫穷,从小深知农村生活艰辛的她,非常体恤父母的不易,把上学机会留给了妹妹。2009年背起行囊和同村的人到新疆、山东、北京等地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挣钱帮家里供妹妹读书。
在打工期间,她偶然间接触到电商,看到网友通过直播的方式销售产品。出于好奇,王朋艳在闲暇时候问网友、工友,一段时间后,对电商有了初步了解。她突发奇想:我怎么不试试呢!
家乡自然环境优美,地理条件独特,祖祖辈辈常年种植药材,党参、黄芪、大黄等中药材无污染、品质好。但是在收获季节,由于年轻人都已外出打工,村子里留下的是老人妇女,销售成了乡亲们的一大难题。想到这些,王朋艳决定回家试一下。
2018年家里四亩多地的党参直播卖了8万多元,家里实现了脱贫。
2017年,王朋艳回到磨河坝村开始了自己的直播生涯。一有空闲时间,她就会拿着手机在村里、山上、药材地里去拍摄各种短视频。
一天、两天……时间一长,引来了村民异样眼光:不干活,每天这样,到底在干啥,本来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没什么问题吧!
“我很生气,一个女孩子不干活,拿着手机到处跑。”王朋艳的父亲王宝苍说,咱农民人不是在外打工,就是务农,天天这样不怕人说闲话。一问她,说在网上卖药材,我不相信。
王朋艳说,之前一直在外打工,捡过棉花、搬过砖,做过酒店服务员,虽然读书不多,但是多多少少都能挣点钱。现在不干活,跑来跑去,大家有看法很正常。
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回乡创业,那就横下一条心,把这条路走下去。家里不支持,邻居不理解,王朋艳却依然每天往返于田间地头制作各种小视频。
在直播做党参鸡的过程中,王朋艳也在不停的更新自己的装备道具。着一袭红妆,用雪水冲泡党参茶,在窑洞里直播加工党参、黄芪过程。
如诗如画的短视频、鲜活生动的直播场面,吸引了众多网友,从寥寥无几到5万多人、10万点击率,粉丝量不断上升。
“不知道她在干啥,也不好意思问。后来在刷抖音的时候,发现她在直播卖药材,咨询的人很多,人气数也高。”村民王爱德说,作为年轻人,我都有这种想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2018年9月底,王朋艳第一次卖出了5单货,收入300多元。“太兴奋了,付出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青岛、唐山等地的网友评价药材品质好。”王朋艳说。
“让我到乡邮政所寄货时,才知道这也能把东西卖出去。慢慢不骂了,也开始支持她了。”王宝苍说,现在取快寄、寄货都是我的,全家都在支持她。
“以前,一大袋党参拉到集市上卖400多元,在网上能卖到700多元。”王宝苍说道,2018年家里四亩多地的党参全卖出去了,卖了8万多元。盖房子欠的债,都帮我们还完了。收入一年比一年好了,我们家是贫困户,2019年也脱贫了。
一边做药材切片,一边直播销售
在销售自家农特产品的同时,王朋艳也变身成了村里的义务导购员,帮助群众卖出了好多中药材。
“这娃很好,是个热心肠,虽然话不多,但喜欢帮助人,我就是收益的其中一个。”村民王锈山老人高兴地说,2018年帮我卖了大小党参600多斤,收入5000多元。2019年,家里党参全卖了,收入1.6万元。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自己岁数大了赶一趟集吃力,在她这儿能卖个好价钱,还减少了好多麻烦。
“大家很辛苦,挖好的党参拉到集镇要走好远的路,尤其是老人最不容易,能帮就尽量帮。”王朋艳说,土特产销量很好,来找她帮忙卖党参的人多,她一一答应,有帮卖2000多元的、3000多元的、5000多元的……都很高兴。
从刚开始一窍不通,到现在把土特产卖到全国各地,王朋艳成了村里的“红人”。如今她的网络平台有10万多粉丝,大山里的日常生活——这个网名被网友熟知。
在交谈中,她说能走到今天,非常感谢家人和朋友们的支持,特别是感恩政府给予的扶持与帮助,还提供了到省市县培训、学习的机会。
“接下来继续拍好视频、做好直播,展示家乡的土特产和自然风光,让外面更多的人了解宕昌、了解好梯、了解磨河坝,帮助更多人们销售土特产品。”王朋艳说。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