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甘肃武都:网格化管理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2020-02-09 17:52 中国发展网

5e3faa5306c69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焦晓霞记者王斌报道 新年第一天,武都区坪垭乡华咀村的广播响了,传来支部书记周爱德焦急的声音,“请村社干部、党员、村医、治安户长、公益性岗位人员,听到广播后立即到村委开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传播,形势严峻,十万火急,马虎不得”。

在掌握了全村共有外出返乡人员27人后,周爱德立即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和10人联防联控巡逻队,并实行网格化管理,自己担任村级网格长,将全部返乡人员划分到每个小网格内,督促全体网格员织牢疫情防控安全网,确保村民生命健康。

和周爱德一样,连日来,武都区城乡广大党组织充分发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核心”作用,积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扎实开展“亮身份、我先上、冲在前、作表率”活动,党员干部和各级网格员严格落实“五查”(运用大数据排查、电话核查、单位自查、逐户排查、举报追查)、“五清”(清楚人员基本信息,清楚人员来龙去脉,清楚人员接触范围,清楚人员身体状况、清楚人员隔离状况)的要求,对省外返武都人员,武汉来武都人员、与武汉有过交集人员以及确诊或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逐网格、逐村社、逐小区、逐楼宇、逐户、逐人开展地毯式、全覆盖排查,并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采集人员信息,全区上万名党员在疫情防控一线筑起了一道道“红色堤坝”。

“湖北返乡要登记,居家隔离十四天”,“各位长辈、亲戚朋友,尽量少出门,出门要戴口罩”“今年过年不串门,多在家里陪家人”“勤洗手、多通风”……这是武都区各党员先锋队员、党员志愿服务队员、网格员用手持“小喇叭”每天喊的最多的话。这些接地气、易听懂的语言,不断激励群众疫情防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同时,通过流动宣传车、张贴标语横幅、防疫宣传栏、陇南乡村大数据平台、微信公众平台、抖音短视频等方式,全面引导辖区居民在疫情面前做到不慌、不乱、不信谣、不传谣,不聚会、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延迟、取消、从简婚丧嫁娶事宜,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形成了疫情群控群防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唐雅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