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打响,社区医疗机构做好“健康守门人”
摘要:蔡江南也表示,目前我国城市社区街道的基层管理能力较强,但基层医疗在整个医疗体系中仍属于薄弱环节。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 | 荆文娜
“你这个测试体温的姿势不对,应该这样测……”大年初七,当在山西老家安静过完年的小文返回北京自家小区时,发现门口多了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返京来京人员防控疫情测试”的牌子,一旁物业负责人正在给门卫示范测量体温的正确姿势。小文需要填写一张表格,包含了姓名、小区名、门牌号、身份证号、体温、从哪里来等一系列信息。填表时恰逢安监部门来指导工作,小文听到对方向物业负责人强调:必须对每次出入小区的每一个人都进行相关信息登记,外卖、快递人员只可送货到小区门口,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节后返工人员的增加,疫情防控也进入了关键期,社区疫情防控压力亦随之增大。此时,也正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挥作用的时刻,社区医疗机构更应扮演好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角色。
看:社区是疫情防控重要环节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社区防控是战胜疫情的关键环节,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网底作用,在联防联控机制下,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积极配合居委会、村委会实施群防群治,网格化、地毯式管理,防止疫情输入蔓延。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在小文居住的小区,如何对出入人员正确测量体温、如何对小区公共场所和易传播病毒区进行消毒等相关事宜,工作人员均接受了有关部门的指导,除了门口加派人员值守之外,小区内电梯每天消毒,且内部张贴了出门戴口罩、勤洗手、肉蛋充分煮熟等温馨提示,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新型冠状病毒防护小贴士等信息。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探访了几个小区,都采取了测体温、贴告示等措施,在电梯这样的“危险”场所,有的小区甚至贴心地准备了抽纸,建议居民按电梯时使用一次性抽纸以免交叉感染。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上述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北京市对社区疫情防控进行了统一部署,在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开展居民健康宣教,精准推送疫情防控知识,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告知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名单及就诊指南,指导居民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同时,对属地社区(村)干部、片警、物业人员、志愿者等进行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指导社区(村)开展人员健康监测。
该负责人还表示,按照统一安排,社区医疗机构将协助社区(村)对返(来)京人员进行分类管控,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按照排查出的返(来)京人员名单,及时联系、了解其身体状况,确保追踪到位,随访和监测到位,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立即督促其到附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排查。
听:基层医疗机构可以做什么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信息,疫情目前仍处于爬坡阶段,钟南山院士日前也表示,在未来10天至两周内,疫情或现高峰。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大医院发热门诊对患者的筛查工作量巨大。“大医院的资源十分有限,更适合接诊重症患者,在疾病预防与防控方面,还应多依靠基层医疗机构的力量。”卫生经济和政策专家、上海创奇健康发展研究院创始人蔡江南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蔡江南介绍,“非典”后,上海等地在较长时间内取消了基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如今,面对新的疫情,上海几十家社区医疗机构开始设立发热门诊。
为了有效防控一线大城市大量人员返工后疫情的扩散,社区医疗应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上述负责人介绍,北京市社区医疗机构也加强了门诊发热筛查,加强预检分诊,在门诊入口处均有发热病人就诊告知,对门诊就诊的所有患者进行体温检测,发现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的患者,询问发病前14天内以湖北为重点的旅行史和可疑的暴露史,对排查出的发热病人进行登记和追访;对有旅游史和暴露史的可疑病例呼叫CDC(中国疾控中心)并协助流调、呼叫120转诊。
另外,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管理也是社区防控的重要环节。北京市要求社区医务人员对密切接触者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体温监测,记录医学观察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咨询和指导。隔离人员如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社区卫生人员将上门核实确认其状况,再向区疾控部门或卫生健康委报告,同时引导患者就诊,如病人居住地距离医院发热门诊较远,拨打120或者联系急救中心(站)派车前往就诊,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思考:基层真正强大,患者才可更有序就医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最长约为14天。面对当前的“返京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社会治理室主任曾红颖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武汉封城至今已有十余天,这期间大量病毒携带者及接触病毒携带者人群基本已暴露和锁定,剩下工作更多的是细致专业的服务和有效保持警惕的管理系统,因此风险总体可控。”不过她强调,应急能力的建设不能掉以轻心,需提高对于突发风险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有效处置能力。“在这方面我国的制度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依然还有很大优化空间。”曾红颖坦言。
武汉疫情爆发以来,湖北多地市级医院发热门诊人满为患。“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此次疫情爆发过程中较为突出,患者均挤在大医院,很多人未进行有效分流和分诊,造成了一定的交叉感染。所以从更有效配置卫生健康资源的角度来看,分层分诊还应更科学合理地进一步落实落地。”曾红颖说。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上述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近年来,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北京市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基层人才培养,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重大疫情防控面前仍暴露出一些短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量增加,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等工作对服务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面对疫情,需要大量的健康监测、医学观察任务,基层卫生人员短缺问题显得较为突出。”该负责人表示,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面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识别、诊断、救治能力仍显薄弱,对重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仍有待提高。
蔡江南也表示,目前我国城市社区街道的基层管理能力较强,但基层医疗在整个医疗体系中仍属于薄弱环节。“新医改10年取得了很多成绩,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社区医疗机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也初步形成,但服务能力仍需加强。”他强调,国际上很多经验都是依靠家庭医生、全科医生等基层力量,但长期以来我国民众形成的“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的习惯短期内仍难以改变。蔡江南建议,对医生自由执业更加开放,在医疗服务定价上给予全科和基层医疗更多自主权,改善社会医疗保险中病人的首诊报销约束和基层医疗的支付标准,这些举措均有助于推动全科基层医疗在我国的发展和提升。
责任编辑:刘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