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西湖论花,非遗正当时! 2020年“越秀花论——第四届国际花文化论坛”举办

2020-01-23 13:24 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贾小娇、记者皮泽红报道 “行花街,过大年”,1月22日上午,广州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最具人气的越秀区西湖花市正式开锣。作为“百年花市”,西湖路花市承载了一代代广州人关于过年、关于传统广式生活的种种美好回忆。

每年,伴着阵阵醒狮锣鼓声,花街开门迎客。岁晚偷闲的人们相约出门行花街,买些年花、置办一些年货,再买个风车祈求来年好运。西湖路花市继承了岭南地区古老的春节习俗,将传统民俗文化传承至今,且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传承传统历史文化为主,营造老城市新活力、老传统新特色的迎春民俗。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的花市“越秀花论——第四届国际花文化论坛”再次与众街坊相约。来自各省及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共聚越秀,在以传统美学在新时代的传承与演绎为主题,探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融合、创新与发展。每一个来逛花市的市民和游客都可以近距离聆听各位非遗传承人的现场分享,并与传承人们互动,了解更多非遗故事。

5e28430acfdad

越秀花论——第四届国际花文化论坛场景

从2017年首届越秀花论开始,越秀大家花论已经伴随着大家走过了3个年头。为期两天的“越秀花论——第四届国际花文化论坛”主要分为“广府篇”和“华夏篇”两场非遗分享主题活动。

在“广府篇”中,广州市级非遗项目“素馨花传说”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龙智敏女士现场分享了素馨花的传说。素馨花,原名耶悉茗,相传是汉朝陆贾从西域带来的,南越王赵佗本是北方人,因思念故乡,便把此花带来广州。所以在汉初南越国时代,河南庄头等地就开始种植素馨花和茉莉花了。曾几何时,在岭南地区,只要谈到了花,几乎就是默指素馨;所谓花市,就是指素馨花市;花田、花渡头,指的就是素馨花田,素馨花交易运输的码头。

佛山狮头作为我国南方狮头艺术的代表,在中国工艺品出口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公认为东方民间美术的代表作,而黎家狮则是佛山狮头的代表。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狮头代表性传承人黎婉珍女士和女儿周嘉欣女士讲述了黎家狮的故事。

广州咏春之父岑能的嫡传弟子岑兆伟先生和可爱的两位咏春小达人进行了咏春拳的展示与分享。广州戏服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董惠兰女士则展示了粤剧之美和粤剧戏服精湛的制作工艺。

“华夏篇”邀请了专题研究拍摄中国老行当的龚为老师、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魏金全老师、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邰伟伟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耀老师、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张建老师等共同出席。

作为老行当专题的资深记录者,也作为世界最美图书奖的获得者,龚为老师对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赢得了现场阵阵掌声。随后,魏金全老师讲述了了“皮影戏”的故事,邰伟伟老师介绍了凤翔木板年画,李耀老师分享了马勺这种特别的先民生活用具,张建老师则现场显示了锔活这一绝技。

据悉,本次论坛由广州市越秀区迎春花市指挥部主办,“行走美学”协办。论坛于1月22日,23日连续两天举行,地址在北京路文化旅游区核心地段、西湖路花市主牌楼前。

责任编辑:唐雅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