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水平开放推进东北振兴进程 努力把东北打造成对外开放新前沿
中国发展网 记者迟福林报道
前不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对外开放要继续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从东北的现实情况看,开放度低、开放滞后是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突出短板”。为此,应以高水平开放推进东北振兴进程,努力把东北地区打造成对外开放新前沿。
以高水平开放形成东北对外开放新格局
我国高水平开放为东北亚经贸合作提供重大机遇。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日、韩、俄、蒙四国对我国的出口年均增长4.5%,是其整体出口增速的3.5倍,占其出口比重由15.1%上升至20.5%。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东北亚地区五国最大贸易伙伴,与东北亚五国贸易额占中国贸易总额的近1/4。未来10年左右,我国内需潜力的不断释放及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不仅为东北亚经贸合作提供重大机遇,也为东北地区向北开放提供最大条件。
在深度融入东北亚经贸合作过程中,要补齐东北对外开放的突出短板。2018年,东北地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18.7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低于东部地区34个百分点;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约6.2%,但其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3.5%。东北应抓住东北亚地区局势日趋稳定的有利时机,依托自身位于东北亚核心地带的区位优势,加快对外开放进程,努力成为我国与东北亚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例如,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依托提升东北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定位,围绕中俄蒙经济走廊,构筑“东向出海、南联内陆”的大通道;立足辽宁自贸试验区及各类产业园区,开展能源、旅游、制造业、农业、金融服务等产业项下的自由贸易政策,加快构建东北对外开放的大平台;发挥东北口岸优势,加快同东北亚各国打造以服务贸易与制造业合作为主题的自贸区,建立东北亚自贸区网络,形成东北对外开放的大布局。
以高水平开放形成东北市场化改革新动力
推进高水平开放与建设高质量市场经济,核心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例如,只有真正对国企、民企、外企一视同仁,全面实现各类企业平等竞争,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只有加快服务业市场化进程,使市场在服务业领域的要素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形成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从实际情况看,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仍然需要在关键性、基础性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例如,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严格保护民营经济产权,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侵犯的赔偿制度等;尽快打破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垄断与行政垄断,修订《反垄断法》,把反垄断尤其是反行政垄断作为市场监管的重大举措;全面深化以土地为重点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建立国有与集体两种所有制土地“同地同价同权”的制度,赋予农民宅基地完整的用益物权;适应金融业加速开放的趋势,加快推进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进程。
2018年,东北国有及控股工业企业资产占工业企业资产总值的比重为52.3%,高于中部地区1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地区22个百分点;东北国有及控股工业企业工业产成品价值占比为43.8%,高于中部地区1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高于东部地区29个百分点。在当前东北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背景下,东北需要在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性、基础性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例如,以混合所有制为重点深化东北国企改革,率先在能源、运输、民航、电信等一般竞争性领域,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控股;加快探索国有资本管理新模式,形成国有资本控股行业“正面清单”,推进国有资本多元化布局;同步推进公司治理结构、内部运行机制、民营资本保护与申诉机制等配套改革,进一步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混改的信心。
《2018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报告》显示,哈尔滨、沈阳、长春在全国30个主要城市中的营商环境质量指数分别排名22、23、24位;2019年1~10月份,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2%的背景下,东北地区下降4.5%。未来,进一步优化东北营商环境,仍然需要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上采取大的举措,在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水平中进一步补短板。例如,改变“有保有压”的差异化、选择性的产业政策,以强化竞争政策为基础加快产业政策转型;制定适用产业扶持政策的负面清单,将产业政策严格限定在具有重大外溢效应或关键核心技术的领域;强化市场监管机构对经济政策的公平竞争审查,并把反垄断尤其是反行政垄断与国企垄断作为市场监管变革的重大举措;尽快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条例》,全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严格保护民营经济产权。同时,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划拨社保进程,为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拓宽空间。
以高水平开放形成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我国服务领域“有需求、缺供给”的矛盾突出。适应我国居民服务型消费快速增长大趋势,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服务业市场全面开放,扩大服务进口,倒逼国内服务业企业转型升级,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目前,东北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仅为40%左右,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左右,低于德国等制造业强国20~30个百分点。在制造业服务化、智能化的大趋势下,东北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在高水平开放中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直接融合。例如,进一步降低高新技术产品与生产性服务等进口的制度性成本,加快放开研发、教育、金融、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与民营企业参与各类技术研发机构的市场化改革,形成研发与制造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同时,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引领产业变革大趋势,率先在工业机器人、3D打印、工业互联网等具备基础的领域实现突破,赢得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与制造业变革的主动。
在科技革命快速改变传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的大趋势下,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企业的科技创新,都不可能再“闭门造车”,而是需要跨地区、跨国界的联合创新。2018年,东北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为1.25%,远低于全国2.19%的平均水平;每万人专利授权量为6.31件,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为此,东北要在进一步强化自主创新基础上,实现开放创新的重大突破。
例如,加快实现基础研究与基础创新的突破,推进产业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加快推进科技项目向外国专家开放,探索“技术移民”制度,加大对人才落户东北的改革力度与补贴力度,最大限度吸引国内及全球科技研发人员;主动开展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积极发展知识产权、研发设计等科技服务产业,填补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中间地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全面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加大对科研人员的股权激励,释放创新资源的潜力与活力。
打造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前沿,关键在于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去闯,由此形成东北振兴新动力。
【作者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唐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