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集集破产启示: 指望烧钱,“烧”不出明天
摘要:2019年,很多明星企业都倒下了,淘集集只是其中之一。很多人都将这些企业的败亡归于大环境。
2020年的大门已经打开,有的人走了进来,有的人却留在了2019。
前不久,社交电商淘集集创始人张正平在其公司的官方微博发布了名为《已尽力未尽责》的博文,宣布由于资金未能如期到账,正在进行的并购重组不得不宣告失败,接下来公司将寻求破产清算或破产重组。
虽然从法律角度看,一个公司走到死亡那一步,还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所谓“哀莫大于心死”,既然包括创始人在内的公司领导层都已决定对淘集集“放弃治疗”,那么要说这家公司已死,恐怕也不过分。那么,是什么让这一曾经风光一时的公司轰然倒下呢?
也曾是明星初创公司
淘集集网站是在2018年8月上线的,到破产清算前,它的寿命只有一年多。虽然成立时间短,但它却取得了十分傲人的成绩。
在很多人看来,拼多多的迅速成长是个奇迹,它用一年多就使月活跃用户量(以下简称月活)达到4000万。然而,这一切与淘集集相比就相形见绌了。只用了9个月,淘集集就实现了4000万的月活。据统计,淘集集在鼎盛时期注册用户数量曾超1亿,月活则超过7000万。
如果说,拼多多开拓的主要是“五环外”的“下沉市场”,那么淘集集所做的就是在拼多多的基础上继续“下沉”,试图在一个更为边缘的市场,去寻找突破口。据淘集集在2019年3月公布的数据,当时淘集集平台上一线城市用户仅占用户总数的4.46%,二线城市用户的比例为32.95%,其余的62.69%都来自于三四线城市和农村。
由于淘集集的业务与拼多多十分类似,其增长势头又十分强劲,因此很多目睹了拼多多崛起的人,都对其寄予了厚望。尽管在公众的认知里,淘集集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在互联网圈里,它已是个明星。在A轮融资时,淘集集就拿到了4200万美元的投资,其估值一度飙升至8亿美元。
扩张后问题随之而来
然而,后来的剧情并未如人所愿,就在人们期盼这家新的电商平台能书写神话时,淘集集却走向了破产清算。
为什么这样一家曾显赫一时的明星企业,会突然间走向衰败呢?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未找到明确的盈利模式前,淘集集就盲目地进行了扩张。
靠价格优势迅速打开“下沉市场”,这是淘集集壮大的秘诀。它的定价有多低呢?我们不妨对照一下它的对手拼多多。在拼多多上,有很多商品都是三折起卖的。对于零售来讲,这个价格已经很低了。而淘集集则完全突破了这一极限,搞三折封顶。正是依靠大力度折扣,淘集集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了扩张。
但当一个平台迅速扩张后,问题也会随之而来。
首先,当淘集集规模迅速扩大时,其廉价的货源成了问题频出之地,这导致其后续的低价策略难以为继。和拼多多一样,淘集集最初的货源来自前几年产能过剩时期留下的库存。但随着用户规模的急剧膨胀,这部分廉价的商品很快就被消耗完了,这时供应端的成本压力就凸显出来。
其次,随着平台规模的扩大,平台的治理压力日益显现。如何处理好“价”与“质”之间的关系,是商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兴起时,拼多多为维持低价策略,也曾上线过一些质量存疑的商品,这种做法让它颇受争议。面对这些批评,拼多多以积极整改措施作为回应。反观淘集集,却未在迅速发展的同时考虑过类似问题。当拼多多在努力改变平台形象时,它却埋头于在低价之路上狂奔。这样的做法,一定程度上让平台的负面新闻越来越多,公众形象越来越差。
最后,随着客户规模的增加,如何实现盈利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纵观现在成功的电商平台,天猫、拼多多等,都已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反观淘集集呢?它所专注的,只是一味地通过低价策略去扩张。当平台内的经营者无法继续承受低价时,就进行补贴,补贴的钱花完了,就去找人“输血”,然后再补贴,但补贴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仅靠投资只能成功一时
对于一个平台来讲,要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其实非常艰难。做平台的企业,似乎都喜欢用亚马逊说事。在他们看来,强如亚马逊,尚且在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无法实现盈利,对于初创企业来讲,又为何急着盈利?先把市场做大了,利润不就跟着来了。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大错特错。
事实上,熟悉亚马逊的人都知道,亚马逊之所以不盈利,并不是因为它不能盈利,而是因为它将所有的利润都投入到了未来可能更赚钱的领域。用这些钱,它砸出了云计算、智能音箱……正是因为这些,它才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尊重,才获得了巨额的估值。
而其他平台呢?钱也砸了、本也亏了,但未能换来像亚马逊那样有价值的业务,如果是这样,那砸下去的钱就真打了水漂了。当然,在前几年资本市场活跃、资金充足的条件下,即使这样的企业仍是有机会活下去的。然而,现在整个市场已发生了改变:资金已不再充裕,投资人也不会再给企业特别多的时间去演化、发展商业模式。在这种情况下,那种想纯粹依靠做大规模取胜,而没有明确商业模式的创业者们就几乎只有死路一条了。
2019年,很多明星企业都倒下了,淘集集只是其中之一。很多人都将这些企业的败亡归于大环境。但只要我们细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多数企业失败的原因其实源于其自身。一家企业,依靠投资、依靠烧钱,固然可以成功一时,但要想长盛不衰,就只有练好内功、找到切实的盈利模式才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淘集集们的失败,其实给我们上了重要的一课。(科技日报)
(作者系《比较》杂志研究部主管)
责任编辑:刘丹阳
(原标题:淘集集破产启示: 指望烧钱,“烧”不出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