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二医磁共振“新花样” 明明白白水成像“现原形”
“脸部像刀割、似电击,常常突然发作,防不胜防……”55岁的杨阿姨两年前患上了三叉神经痛,每一天都过得小心翼翼,她不敢笑、不敢洗脸、不敢刷牙,甚至害怕吃饭,生怕诱发疼痛。曾经采用过封闭、射频消融、伽玛刀等方法都无效,只能长期靠服用强力止痛药缓解疼痛。但药物效果却越来越差,频繁的脸痛让她度日如年。
磁共振水成像“锁定元凶”
自立冬以来,习惯早起的杨阿姨“脸疼”得越发频繁了。听说在荆门二医神经外科可以通过手术根治折磨他两年的顽疾,便找到该科主任张铭咨询。
“这是我们2019年7月份与磁共振室同步开展的两项新技术,先通过三叉神经水成像‘定位’痛点,再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松解、梳理血管和神经,达到根治的目的。”听了张铭主任的介绍,杨阿姨将信将疑。因频繁发病,疼痛难忍,陈阿姨还是决定住院接受治疗。
什么是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经,由眼支(第一支)、上颌支(第二支)、下颌支(第三支)汇合而成,分别支配面部一侧的上中下3块区域感觉和咀嚼肌收缩。“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三叉神经痛发作起来让人痛不欲生,被誉为‘天下第一痛’。”张铭表示,该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您颅脑内的一支血管过了‘界’,不断压迫三叉神经(第三支)引起疼痛。”听了医生的诊断,杨阿姨不以为然地一笑,心想:“CT、磁共振这两年做了不少,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难道荆门二医的磁共振不一般?”荆门二医磁共振室主任高志国介绍,常规CT和磁共振有助于明确诊断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而对于杨阿姨这样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仅能了解三叉神经根周围血管与三叉神经后根之间的解剖学关系,但无法确定“责任血管”。
常规磁共振对肝、胆、脾、肾等实质器官以及心脏和大血管有绝佳的诊断功能,但对流速慢或停滞的液体(如脑脊液、胆汁、胃肠液、尿液)不灵敏。“磁共振水成像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高志国表示,利用其突出显示由液体构成的结构而忽略其他组织器官的特点,不仅能显示诸如神经这类组织的影像,并且在胰胆管、泌尿系统、脊髓、涎管成像方面,无需插管和注射对比剂,同样可以得到类似于注射对比剂或行静脉肾盂造影一样的影像,患者无痛苦、安全可靠,避免对比剂过敏反应风险。
至此,通过磁共振水成像新技术和血管造影,综合研判后,成功锁定折磨了杨阿姨两年之久的三叉神经病的“元凶”。
微血管减压术“沉疴顿愈”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多为典型三叉神经痛,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多为非典型三叉神经痛,好发于40岁以下人群。在没有明确之前,常规CT和磁共振不可或缺。
“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自然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药物治疗可能部分缓解疼痛或出现完全缓解与复发交替。”荆门二医神经外科主任张铭说,如果药物治疗失败,应尽早考虑外科治疗(射频热凝术、球囊压迫术、伽马刀、微血管减压术等)。射频热凝、球囊压迫、伽马刀适合年龄超过70岁,全身状况较差且无法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而像杨阿姨这种典型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其他外科治疗又无效的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是首选。
为了最大限度减轻手术创伤,张铭带领的神经外科团队在杨阿姨的耳后切了一个4cm长的小口子,再在颅骨上钻开一个五角钱硬币大小的“窗户”。在高倍显微镜下,准确找到压迫三叉神经的“肇事”血管,小心翼翼的将血管和神经分离,并用一块绿豆大小的涤纶垫片隔开固定,从源头上解决疼痛……“张主任,只要能止住疼,别说开那么个小孔,您就是把我的头劈开都行。”还没等张铭说完,杨阿姨便抛出了让医生尽快手术的“定心丸”。
2019年12月初,杨阿姨怀着忐忑的心情被推进手术室。全麻后对三叉神经走行区探查,将所有可能产生压迫的血管、蛛网膜条索“松懈”并隔离。“一旦责任血管被隔离,产生刺激的根源就消失了,三叉神经核的高兴奋性就会随之消失。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并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觉和功能,不影响生活质量。”张铭告诉笔者,术中微量出血,折磨杨阿姨多年的“脸疼”立刻奇迹般地消失了。由于采用了微创技术,术后杨阿姨恢复很快,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行走。“脸疼难熬两年多了,早知道手术效果这么好,就该早点做手术了!”杨阿姨开心之余,不停的唠叨。
据了解,荆门二医通过磁共振水成像新技术以及微血管减压术,目前已经为10余位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患者解除持续多年的病痛。“磁共振水成像新技术的发展,以影像检验为先锋,发现问题、定位病灶,给临床治愈‘创造’了机会。”张铭如是说。(廖亮 郑琴清)
责任编辑:王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