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摘要: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国第12位,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
中国发展网讯 本报记者龚成钰报道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广西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聚焦高质量发展和推进新型工业化,会同各级各部门抢抓快干、真抓实干,一季度工业经济延续去年以来的良好增势,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鲜明特征,实现“开门红”。
据了解,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增速排全国第12位,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工业对全区GDP增长贡献达37%,工业作为全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持续凸显。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8.4%、高于全国6.4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提升至44.5%,成为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引擎”。经营主体规模持续扩大,一季度全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2家,比去年同期增长32.1%。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4.8%,位居全国第3,已连续19个月实现正增长。工业税收贡献突出,全区工业税收占税收总额比重达42.3%、较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拉动全区税收增长0.7个百分点。全区工业企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4%,增速比1—2月提高4.1个百分点,表明企业销售加快。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0.1%、28.4%,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新产业新产品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50%,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显示器、光电子器件、电子元件产量分别增长15.3倍、10.3倍、8.8倍、1.3倍、1.1倍,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工业用超白玻璃产量分别增长90%、43%、34%,保持高速增长。传统产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一季度汽车产业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56.2%,比1—2月提高1个百分点;钢铁产业提质升级加快,新开发的品种钢占比超40%。
全区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超七成产值实现正增长。全区12大重点行业有8个产值实现正增长,机械、有色金属、汽车、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等5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机械行业产值增长34.6%,拉动全区工业产值增长2.1个百分点,发动机产量增长11.1%,挖掘机产量增长36.2%。有色金属行业产值增长27.9%,拉动全区工业产值增长3.7个百分点,1—2月有色金属行业利润增幅达95.6%。汽车行业增长23.4%,拉动全区工业产值增长1个百分点,上汽通用五菱成为首个累计产销量达3000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
截止3月底,广西工业经济运行指数为101.8,较上月提高0.7个点,呈稳中有升运行态势,处于积极扩张区间。3月广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1,较上月上升2.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5.1、55.7,均在景气区间,表明企业生产信心有效提振。重点工业企业调查结果显示,超70%的企业新签订货量增长或持平,近60%的企业设备利用率超过70%,超70%的企业用工人数增长或持平,表明企业市场预期向好,生产意愿较强。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