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美国关税战反推RCEP加速发展

2025-04-24 11:12 中国发展网
美国关税战

摘要:在美国向全球施加关税压力的背景下,近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智库联盟召开“全球自由贸易走向与RCEP角色”专题研讨会,来自15个RCEP成员国的专家学者及RCEP智库联盟成员,围绕推进以亚洲为重点的区域自由贸易进程进行交流。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季晓莉

在美国向全球施加关税压力的背景下,近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智库联盟召开“全球自由贸易走向与RCEP角色”专题研讨会,来自15个RCEP成员国的专家学者及RCEP智库联盟成员,围绕推进以亚洲为重点的区域自由贸易进程进行交流。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2023年,RCEP15个成员国对美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约15%,区域内部出口额占比已超过40%。在美国市场越来越难以进入的情况下,RCEP统一大市场应成为区域内各成员应对美国贸易战的重要依托。中国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政策叠加将为RCEP成员提供巨大的出口市场和投资空间,推动中国取代美国成为新的区域消费中心。未来,要依托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共建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尽快实现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突破。他建议加快实施RCEP“零关税”,将RCEP打造为区域经济体开展经贸协商和政策协调的主平台。

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表示,美国关税战对RCEP带来系统性挑战,不仅削弱了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抑制了成员国对美国的出口,还会削弱成员国之间已建立的供应链和产业链,甚至导致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构,中日韩之间的经贸合作也面临严重干扰。中国、越南以及其他RCEP成员国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应增强战略定力,共同反对单边霸凌行为,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以及产业和供应链的稳定。

越南中国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范士成表示,RCEP成员国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以出口为导向,从中国进口商品,在国内进行加工制造再出口到美国和欧洲。这种模式引发了美国的不满,如何应对和解决这一问题,不仅是越南的挑战,也是所有RCEP成员国共同的课题。未来可以探索构建区域租赁系统,中越可以在供应链方面深化合作。

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执行董事成员廷林恩表示,东南亚地区出口商品约占整体经济比重的80%,美国征收关税会对各国出口、供应链、贸易、经济造成不利影响。无论作为单一国家还是集体,东盟当前在与美国关税问题上或许缺乏充足的谈判筹码与直接反制手段,但东盟确实拥有若干可立即动用的既有机制。更好利用RCEP、释放RCEP的潜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首要任务是凝聚政治意愿和区域支持。

泰国国立法政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查瓦特·梅桑坦表示,泰国不将美国关税政策视为一场单纯的危机,而是视为一个隐藏的机遇。泰国政府正在制定双赢战略,增强长期经济韧性,包括重组重点行业、重新审视进口关税并调整配额制度、简化监管机制以解决非关税壁垒、重新调整投资结构。对于RCEP,建议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对接,包括电子认证、海关便利化、贸易融资等;加强技术援助机制,特别是对最不发达成员提供制度性支持,促进绿色贸易。

菲律宾中华研究学会董事会成员卢西奥·皮特洛认为,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攻势,将迫使受影响国家寻求市场和投资来源的多元化,或将推动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等重启,并加速RCEP等已签署协议的实施。东盟国家可能会要求中国企业在本地区投资建厂,“在东盟制造,在东盟及海外销售”,这将为东盟国家带来新机遇。中国对东盟国家采取的单方面市场开放政策,对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尤其有利。

日本国际经济交流财团专务理事原岗直幸表示,当前WTO多边机制功能弱化,RCEP正在发挥类似职能,平等推动各国国内改革,更好适应全球化需求。保护主义政策不会使国家强大,真正的贸易自由化才是国家走向繁荣的唯一路径。亚太经济体应该像亚太经合组织一样,推行竞争性的贸易自由化,以重振WTO。

韩国中央大学特聘教授安忠荣表示,东亚经济体与中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极为紧密,中国对美出口疲软也势必对区域内国家产生连带影响。亚洲经济体需要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无论美中贸易战走向何方,东亚经济体都需要秉持“东亚身份认同”,坚持自由贸易原则,通过具体行动和集体协调来缓解外部冲击:重启陷入停滞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并采用“RCEP升级版”框架,缓解当前不断加剧的地缘经济碎片化;在多边和小多边机制中加强合作,如大力推进“小多边”数字贸易协定。

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执行董事翁忠义表示,RCEP通过降低区域内关税、协调原产地规则以及促进无缝跨境供应链,构建了一个内在缓冲机制,以抵御外部冲击。RCEP成员国应进一步简化海关和金融程序,使区域内货物和资本流动更加顺畅;应优先使用区域内生产的替代品,以减少对外部进口的依赖。区域内应扩大数字基础设施和“最后一公里”物流,培育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应与全球新兴地区以及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对抗性较弱的经济强国开展建设性合作。

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丹堤·拉斐川迪表示,东盟必须抓住历史机遇,推动RCEP扩容升级至更多新兴领域,如数字经济、蓝色经济和关键矿产领域等;要启动并落实RCEP中的经济与技术合作章节,尽快完成中国香港、斯里兰卡和智利等有意加入经济体的加入程序。

老挝工业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所长万萨旺·提帕冯表示,老挝应更深度地融入区域供应链,RCEP框架下减少非关税壁垒能为小规模经济成员国带来实质性益处。RCEP成员国应该团结一致,相互开放市场,促进所有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条件成熟时,RCEP成员中的两三个国家的货币可以逐步迈向国际化,成为全球货币和全球贸易结算的一部分。

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院院长成金珑表示,WTO如今处于“昏迷”状态,为RCEP的加速发展创造了空间,也为其他参与方带来了更多机遇,新的贸易架构有望建立。要推动RCEP成员国加强相关法规协调,解决原产地规则利用的技术性障碍,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建设。

菲律宾国际安全研究学会会长班乐义表示,RCEP给菲律宾带来诸多益处,包括更广阔的市场准入、更多外国直接投资机会、更深度的供应链整合,以及创新贸易标准与海关便利化。RCEP还要营造有利环境,让贫困人口处境变好,提升RCEP成员国可持续发展能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余虹表示,未来应进一步释放RCEP原产地规则的潜力,与其他更高水平区域合作机制合作,研究区域合作协定(RCA)与其他高级别区域共享机制(如亚洲合作对话)之间的关系。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鲍韶山表示,RCEP需要与更广泛的区域及跨区域安全架构相协调,比如上海合作组织(SCO)和东盟,为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安全架构建设提供经验。铁路网、港口开发等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和效率提升的关键。此外,全球能源资源的交易可以使用非美元货币完成,通过区域内数字支付技术发展,简化跨境贸易、降低成本;优化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基础设施,建立一个可信的数据网络架构,实现跨境供应链高效沟通。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张海平认为,比较优势仍然是贸易和投资流动的根本驱动力,误导性的保护主义政策背离了比较优势原则,将在短期内导致供应链严重中断并可能诱发寻租行为,对扭转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不太可能在中期显现。需要强调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非歧视和互惠两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RCEP经济体需要优先进行结构性改革,尤其是在收入分配和扩大内需方面进行改革以增强区域韧性。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