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2025-04-22 11:41 中国发展网
服务业

摘要:从对38国单方面免签、对54国过境免签延长至240小时,到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从试点推广至全国、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在开放的姿态下,“打卡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新风尚。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荆文娜

正当美国还在试图用“对等关税”构建所谓“贸易新秩序”时,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于4月15日开幕。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约3.1万家,吸引超20万名境外采购商预注册。

同期举办的另一项大型活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消博会)于4月13~18日在海南海口举行,吸引了全球超4100个品牌参展,展示了中国在绿色、智能、健康和数字消费等领域的规模优势和升级潜力。

从对38国单方面免签、对54国过境免签延长至240小时,到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从试点推广至全国、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在开放的姿态下,“打卡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新风尚。

当前,推进服务业开放与合作是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方向。服务业开放合作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世界贸易组织(WTO)曾表示,全球经济需要“基于服务贸易”的“再全球化”。服务贸易正成为拉动全球贸易的增长引擎。

2025年,我国服务贸易持续增长。1~2月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9.9%,知识密集型服务顺差扩大至948.1亿元,旅行服务以28.9%的增速领跑。

这样的结果既与我国服务业竞争力的提升有关,也得益于我国切实推动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的相关举措,尤其是后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作出重要部署。2024年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这些系列文件对服务业的有序开放和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等所作出的安排,举措多、力度大,是我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具体行动。

开放,同时也意味着挑战,我国主动求变,把挑战和冲击转化为自身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

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动自贸试验区提质增效和扩大改革任务授权,加紧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面对冲击,既要坚持开放,又不是盲目开放。如何促进世界各国的服务业开放,实现“基于服务贸易”的“再全球化”目标,是当前经济全球化面临的一个紧迫课题。于我国而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与合作水平,还要有针对性地尽快解决面临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