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 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2025-04-17 12:06 中国发展网
高质量发展 一季度经济

摘要:看增速。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4%,高于去年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付朝欢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运行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318758亿元,同比增长5.4%。

在当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一季度,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转型任务仍然比较繁重。持续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付出更加艰巨的努力。”

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良好

如何评价一季度我国的经济运行总体表现?“宏观四角”是重要观察指标——

看增速。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4%,高于去年5%的增速,也高于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盛来运给出一组数据:全部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3%、5.3%、4.2%、4.6%,分别比去年全年回升0.6、0.3、1、1.1个百分点。

看就业。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是5.3%。就业是收入之源。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增长基本同步。

看物价。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3%。盛来运表示,相关产业的调整会对相关产品价格带来一系列影响,要全面客观看待近期价格的低位运行,中国价格的波动运行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结构性特点。

看国际收支。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但我国进出口保持基本平稳的态势,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同比增长6.9%。3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2月份以来,国际贸易限制增多,出口保持6.9%的速度,是非常不容易的,显示了中国出口的韧性。”盛来运说。

在此基础上,盛来运在评价一季度经济运行表现时,还给出两个维度的观察——

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创新持续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一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3%。协调发展持续改善。从产业结构看,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绿色发展持续推进。一季度,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同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民生保障持续加力。

市场活力和信心增强。前期出台的宏观政策和今年以来扩容加码的增量政策叠加发力,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0.5%,连续两个月回升。从实物量指标来看,一季度货运量同比加快;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7.4%,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8.4%,有力有效支撑了经济增长回升向好。

存量和增量政策效应持续显现

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实施的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对扭转经济下滑趋势、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向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盛来运表示,今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增量扩围,支持力度更大、补贴范围更广。各地方根据自身的情况推出了细项政策,含金量较高。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相互配合,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他将其概括为“五个有效”。

有效促进了消费回升。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提升了1.1个百分点,幅度较大。其中,“两重”“两新”政策,尤其是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6.9%、21.7%、19.3%、18.1%。仅这四项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零时,消费者累计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3571万台,发起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208.5万份,有力促进了消费的回升。

有效拉动了投资增长。今年以来,地方新增专项债发行提速,带动了到位资金的改善和项目的推进。一季度,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量接近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本年实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7%;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8%,比上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其中在“两新”政策,尤其是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下,一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9%,比去年全年加快3.3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是64.6%,有效拉动了投资。

有效促进了工业生产。政策促进了消费增长和投资加快,必然会促进企业加快生产,与这些产品相关的制造业一季度表现非常好。比如,农产品加工专用设备、包装专用设备产品产量同比增长都是两位数。另外,新能源汽车增长45.4%,相应的充电桩产量增长26.3%,带动了工业增长。

有效提升了市场活跃度。生产流通起来以后,经济循环更趋活跃,相关的生产要素,包括货运量、快递量都被带起来了。尤其是今年出台的一些增量政策,促进房地产回稳和股市活跃的效果也比较明显,整个市场活跃度提升。

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促进了经济回升,市场预期也在改善。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是50.5%,连续两个月回升,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是50.3%,也在景气区间。

从这五个维度来看,今年以来的宏观政策效应是非常明显的。"下一步,我们还是要进一步抓好政策落实、落地、落细,更大程度释放政策潜能。"盛来运说。

谈及提振消费,盛来运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下一步,要认真落实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积极稳就业、促增收、减负担,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大力增加优质消费供给,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

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4月以来,美国政府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将如何影响二季度乃至全年的中国经济增速?

盛来运认为,从短期来看,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我国经济和外贸带来一定压力,但是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的大势。"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我们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外部挑战,实现既定发展目标。"具体来看:

一是经济有基础,内需有支撑。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连续15年稳居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产业体系完整、配套能力强,经济发展底盘稳、基础牢。同时,中国有14亿多人口,市场规模巨大,现在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正处在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市场成长性好。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空间都非常大,将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二是市场多元化,出口有韧性。近几年,我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构建贸易多元化格局,我国对单一出口市场的依存度正在下降。目前,我国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贸易伙伴。今年一季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7.2%,货物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比重超过50%。再看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2018年为19.2%,2024年已经下降到14.7%。。

三是转型有成效,新动能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在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原来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依靠内需和创新驱动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过去五年,三大需求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0%。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10%左右。新动能不断成长,有利于增强中国经济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四是应对有经验,政策有保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过了大风大浪的考验,如亚洲和国际金融危机、中美贸易摩擦,还有前几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并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针对当前的外部变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进行了预判。从一季度来看,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对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将会根据外部形势的变化及时推出增量政策,丰富的政策工具箱是应对外部的冲击和挑战的保障。"盛来运说。

五是制度有优势,人民有信心。有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有党中央坚强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我国在面对外部重大挑战时,可以高效调动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应对。另外,中国企业家敢闯敢拼,中国人民智慧勤劳,这都是我国应对巨大风险挑战的基础和底气。

基于以上判断,盛来运表示,"我们对中国经济后期的走势以及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