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等关税”加大滞胀风险 其经济运行将面临失序
摘要:市场普遍认为,高关税将导致通胀上升,冲击美国增长前景,美国经济大概率将陷入滞胀。近期美国主要股指剧烈震荡,美债收益率总体攀升,美元指数明显回调,市场信心已经受到严重冲击。
金轩
美国政府近期宣布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对主要贸易伙伴大幅加征关税,遭到各方强烈批评反对,引发金融市场大幅下跌,后被迫宣布暂停“对等关税”,但仍保持10%的“基准关税”和对中国125%的高关税。美国政府相关举措严重影响其公信力,系列关税政策将加剧经济滞胀风险,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显著增强,其宏观经济治理将面临失效失序。美国发动“关税战”损人更害己,最终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国经济陷入滞胀风险明显加大
市场普遍认为,高关税将导致通胀上升,冲击美国增长前景,美国经济大概率将陷入滞胀。近期美国主要股指剧烈震荡,美债收益率总体攀升,美元指数明显回调,市场信心已经受到严重冲击。
美国通胀水平将明显上升。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估计,美国实施一系列关税政策后,2025年美国整体通胀率可能上升超过2个百分点,日用品价格大幅上涨,皮革、外套等产品价格将上涨超过15%,累计将导致每个美国家庭多支出3800美元。路透社报道,某款苹果手机在美售价可能由1599美元上涨至2300美元。美国农业部长表示,关税将加剧美国鸡蛋价格上涨。美国低收入群体受损相对更大。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将导致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分别损失1700美元、3000美元、8100美元,低收入家庭收入损失占其总收入比例更高为4%,高于高收入家庭的1.6%。美国经济增速将下行。美国政府系列关税将抑制美国消费和投资,全球性贸易摩擦导致贸易萎缩,预计将导致美国2025年GDP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左右,中长期经济平均增速下降0.6个百分点。摩根大通预计美国今年陷入衰退的概率由30%上升到60%。
美国后续宏观政策和经济运行面临失效失序
极端保护主义影响下,美国治理滞胀的政策工具作用有限,美联储政策两难特征明显,如美国政府不调整关税政策,其所谓制造业回流、平衡赤字、促进增长的目标无法实现。
美国经济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治理滞胀更多依赖供给侧条件的改善和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突破,但美国政府大搞保护主义,美国宏观治理的有效性将大幅弱化。高额关税将显著约束美国供给侧,若实施减税刺激经济将加剧通胀,若紧缩货币治理通胀将加剧衰退,难以通过市场自发调整实现供需平衡。美联储货币政策实施将面临两难。面临经济疲弱和通胀反弹双重压力,美联储政策将陷入两难。通胀压力下美联储需被迫维持暂停降息,美货币政策对短期经济增长的支撑也将弱化,随着经济衰退持续迫近,美联储降息压力将加大,一旦降息反而更难以控制通胀。关税对制造业回流作用负面。目前美国制造业时薪工资为35美元左右,远高于发展中经济体。在严格移民政策背景下,美国新增劳动力规模有限,难以对制造业回流形成支撑。普遍加征高额关税下,美国居民生活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转弱,资源配置效率下降,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将进一步削弱,难以实现制造业回流目标。加征关税难以平衡美国贸易逆差。美国进口商品以计算机电子产品、交通设备、化工、机器设备、日用品等工业制成品为主,而出口商品以高技术产品、工业中间品和资源型商品为主。普遍加征关税情境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放缓、割裂加深,美工业制成品进口对外依存度短期内难以下降,而其出口的资源型商品可替代性较强。美元霸权将被削弱。美对外发动全面“贸易战”,将导致全球贸易明显收缩,美元的支付和储备货币属性将被削弱,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导致美元走弱,美元资产大幅缩水,美国主权信用明显动摇,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重构步伐有望加快。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