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关税霸凌: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
摘要:“对等关税”出炉后,中国企业短期内将面临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然而加征关税的靴子并非第一次落地,许多公司已有提前准备。
图为3月21日,满载货物的X8489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新华社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安宁报道
根据白宫4月10日发布的一项行政命令,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的额外关税现已达到145%。这场自诩为“美国优先”的贸易战彻底暴露出“经济勒索”的实质。对此,中国政府迅速采取系统性反制措施,统筹政策工具箱、强化产业链协同、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展现出维护国家经济利益与全球贸易秩序的决心。
4月1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4月12日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由84%提高至125%。公告强调,在目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继续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
精准反制与规则博弈
面对美国政府滥施关税乱拳的做法,中国第一时间采取了坚决有力的反制措施。
4月4日,中国针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发起反制。当天,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将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将11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对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产业竞争力调查,在世贸组织起诉美“对等关税”措施;海关总署暂停美国4家企业产品输华资质、暂停美国两家禽肉企业产品输华。
美方声称,如果中国没有在4月8日前取消对美加征的34%关税,将从4月9日起对中国产品额外征收50%的关税。显而易见,美方对华发起高关税胁迫在先,中方进行正当反制在后,目的是促使美国回到多边贸易体制的正轨上来。对此,中方明确表示:如果美方一意孤行,必将奉陪到底。
4月9日,中国多部门迅速回应,宣布加码反制措施: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4月10日12时01分起,调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规定的加征关税税率,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的加征关税税率由34%提高至84%。
商务部宣布,决定将美国光子公司等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不可靠实体清单工作机制同日发布公告,决定将护盾人工智能公司等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同时,中国已在世贸组织(WTO)就美国对华产品进一步加征50%关税追加提起诉讼。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9日发布《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明确表示,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对话磋商解决各自关切,共同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针对中方是否就关税问题与美展开谈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4月10日表示,中方的立场是明确一贯的。谈,大门敞开,但对话必须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以平等方式进行。打,中方也将奉陪到底,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
在外交部4月11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就“美方称对华关税达145%”提问,林剑表示,中方已多次阐述在关税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任何对话都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如果美方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提前准备与坚定信心
“对等关税”出炉后,中国企业短期内将面临特朗普的极限施压,然而加征关税的靴子并非第一次落地,许多公司已有提前准备。
智能制造服务商派斯林表示,公司在中国、美国均有本地化的业务团队,并设有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将充分发挥全球化业务布局、核心技术团队及本地化制造产能优势,为客户提供工业自动化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
4月8日早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邀请江苏省天合光能、浙江省中基宁波集团、广东省领益智造、北京市滴滴出行、山东省歌尔股份等5家民营企业与会,听取宏观政策在微观主体的落实情况及建议,听取应对美加征关税的举措及建议,听取稳外贸、稳就业的意见及建议。
与会企业负责人均认为,对美国加征关税已有准备,正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同时国内发展环境稳定、市场空间广阔,企业有信心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克服困难、取得突破、实现更好发展。
资本市场方面,4月7日,A股在清明节假期后开盘遭遇下挫的情况下,“国家队”出手支持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4月8日,多部门重磅发声。中央汇金公司明确了自己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宣布近日已主动增持国内股票,近期将继续增持。国务院国资委表示,将全力支持推动中央企业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家队”果断出手稳市场中,央企行动迅速,成为主力军。连日来,多家央企接连宣布大额增持股票资产,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央企集体行动,释放出国有资本对市场的强力托底信号,更展示出国家战略资本应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底气和信心。
4月11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涨0.45%;深证成指收涨0.82%;创业板指收涨1.36%。
产业链韧性与全球化布局
降低美国市场占比,全球化布局以提升抗风险能力,是不少上市公司在几年前便开始着手的事情。
盈趣科技表示,公司直接出口美国的产品收入占比较小,预计为20%~30%,且大部分产品已在海外智造基地生产交付。公司与海外客户主要采用FOB(装运港船上交货)贸易模式,海运费和关税由客户承担。公司表示:“公司产品高度定制化,拥有较强的内生增长动力和抗风险能力,并且公司国际化布局起步早,国际化程度较高,有助于应对和把握国际经贸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蓝思科技表示,公司已构筑起稳健的全球供应链体系,经全面评估,预计关税政策变化对整体经营影响非常有限。目前,蓝思科技在全球拥有9个研发和生产基地,包括位于越南、泰国、墨西哥的生产基地及多个国际办公驻点。通过从战略上拓宽全球业务版图,使自身的制造能力与全球市场动态相契合,满足国际客户在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需求,有效抵御地缘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对于“一带一路”业务的开拓,让部分企业的出口业务更加多元化,增强了抗风险能力。比如,乐惠国际称,公司设备出口份额占到50%左右,其中,超过90%出口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因此,这次美国的关税政策对公司几乎没有影响。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尽管2024年中美贸易额为6883亿美元,同比增长3.7%,中国仍是美国第一大逆差来源国,但对美出口占中国货物总出口的比重,已从2018年的19.2%下降至14.7%。同时,东盟早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墨西哥则取代中国成为美国最大贸易国,加拿大紧随其后,中国位列第三。
综合来看,中国此次反制并非简单“以牙还牙”,而是通过“精准关税反制+产业链深度重构+全球伙伴协作”的组合拳,既捍卫自身发展权益,也为全球经济治理注入稳定性,是维护全球化浪潮下的正义之战。面对美国的保护主义,中国正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和更扎实的自主创新,证明全球化进程中合作共赢才是不可逆转的潮流。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