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津南区:盘活存量资产 激发有效投资
摘要:针对永兴赛福厂房因体量大、涉法涉诉长期闲置,津南区联合多部门搭建对接平台,引导银河阀门以法拍形式取得产权,并投入8000万元升级改造。
中国发展网讯 李揽月 李亚柯 记者朱波报道 天津市津南区以创新机制、精准服务、产业协同、数字赋能为抓手,推动存量资产高效转化,为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津南样本”。2024年盘活闲置面积150万平方米,牵引投资增长8.1亿元,拉动产值营收107.5亿元,新增税收6.1亿元。
——机制创新破难题:司法拍卖+预告登记破解土地困局。在天津高端精密仪器产业园二期项目中,津南区率先探索“先投入后转让”模式,通过司法拍卖及预告登记破解个人持有土地无法立项的难题。区发改委工作人员介绍:“该项目实现了在不使用财政资金的前提下,以政府服务和政策支持为依托,利用民营资本盘活的,首个个人持有闲置土地案例。”目前,园区签约企业18家,招商完成率达77%,预计达产后年产值6亿元,税收3500万元。这一创新为历史遗留土地问题提供了可复制的“津南路径”。
——精准服务提效率:“专班化”助力企业轻装上阵。针对永兴赛福厂房因体量大、涉法涉诉长期闲置,津南区联合多部门搭建对接平台,引导银河阀门以法拍形式取得产权,并投入8000万元升级改造。项目预计2025年投产后新增产值1亿元,推动传统阀门制造向高端化转型。北闸口镇组建服务专班,精准对接天津银河阀门有限公司需求,3个月内解决环保审批、电力扩容等项问题,“政府全程‘陪跑’,让我们心无旁骛抓生产。”津南区通过“一企一策”服务,实现存量资源与产业需求高效匹配。
——腾笼换鸟聚生态:产业协同打造集成电路高地。咸水沽镇海河创意中心原企业因环保问题停产,津南区紧扣集成电路产业定位,引入兴华清科电子材料公司,以“腾笼换鸟”策略盘活1万平方米载体。“项目与园区龙头华海清科形成上下游协同,强化了产业链韧性。”海河工业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预计2025年产值达2000万元,助力天津集成电路设备产业聚集。
------数字赋能筑底座:智慧管理激活资源效能。津南区上线“生产力地图”智慧管理平台,集成“全景分析-精准匹配-动态更新”功能,为存量闲置资源提供载体画像、产业适配等数字化服务。通过“智汇津南”小程序动态发布闲置资源信息100余条,精准链接供需两端,成功吸引光启、费曼动力等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实现闲置载体与新兴产业“秒级匹配”。推动数字化治理与产业升级深度融合,为资源盘活注入“智慧基因”。
以“存量之变”谋“发展之进”。津南区发改委主任指出:“盘活存量不是简单‘翻新’,而是通过机制重构、服务升级、产业适配,实现‘低效洼地’向‘效益高地’的跃迁。”下一步,津南将深化“三结合”模式——政策创新与市场运作结合、存量盘活与新兴产业结合、载体更新与科技创新结合,规划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中试平台等新型载体,力争盘活存量资产质效齐升,为全国资源型城区转型提供示范。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