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摘要:发展大局之“稳”,离不开要素保障之“进”。今年,在用地保障上,辽宁省将持续深化建设用地审批“模块化”管理改革。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施文郁报道 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空间载体。去年,辽宁省不断提升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供给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取得了一系列喜人成绩——全年审批建设用地3050.19公顷,保障建设项目704个;成为全国第二个完成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复省份;“辽浑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9.08万公顷。
发展大局之“稳”,离不开要素保障之“进”。今年,在用地保障上,辽宁省将持续深化建设用地审批“模块化”管理改革。依托“一张图”系统建立建设用地“智能化”审核新模式。建立用地审核联动机制,为建设项目提供从确定红线到落地开工的“全生命周期”报批指导和支持。打破审批界限,推进省、市、县三级全面实现用地用林用草合并审批、一体办理。加大“标准地”出让力度,制定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政策。
作为矿业大省,辽宁省已全面推开矿业权市场化出让,今年一季度出让29宗矿业权,总成交价达8.8亿元,出让数量和成交总价均位于全国前三位。在矿产资源保障上,将央、地、企协调联动,找、评、供一体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争取新增铁矿石资源量2亿吨、硼资源量10万吨、金资源量1000吨。同时,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和超长期国债资金,推动勘查投入持续增长。对铁矿、硼矿、滑石等优势矿种开展产业行业全链条治理,提升矿产资源配置效率。在用海保障上,优化用海审批流程,推进用海用地高效联动审批,全力做好重大项目用海保障。研究无居民海岛市场化出让政策,深入推进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
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经济活动亦离不开国土空间规划的深入实施。去年,辽宁的省、市、县三级56部国土空间规划全部获批实施,841个乡镇级规划全部编制完成。今年,要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通过空间格局优化和治理,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要加快乡镇级规划审批,逐步实现镇村空间规划管理全覆盖;推进详细规划编制,探索形成优化城乡空间结构、完善功能配置、激发发展活力的实施性政策工具;加强专项规划管理,出台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管理办法,推动民政、交通、水利、文旅等民生领域涉及空间利用的专项规划统筹管理和整合编制。
此外,辽宁省还将编制《沈阳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实施《辽宁省海洋功能区规划》《辽宁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推进沈阳、大连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试点建设,加强规划实施评估监督,严格落实总体规划定期体检五年评估方案和管理规则,对规划进行动态维护完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与经济建设同样重要。“我们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规范全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辽宁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继续大力实施辽浑太山水工程、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打好废弃矿山复绿三年行动收官之战,坚决完成三年复绿治理43.7万亩总目标。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推进全省绿色矿山占比达到75%以上。扎实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开展林草生态修复、沙化耕地等综合治理330万亩。持续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自然遗产保护利用,加速创建辽河口国家公园。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