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河南伊川:“微改造+”让人居环境更美好

2025-04-09 17:08 中国发展网
人居环境

摘要: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社区,伊川城关街道摒弃“大拆大建”思维,紧扣“因地制宜、精雕细琢”理念,以“微改造,精提升”为切入点,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发动群众共建,,探索出了一条低成本、可持续的农社区人居环境提升新路径。

中国发展网讯  葛高远 苗菲 记者范纪安报道 “以前嫌破院子丢人,现在靠它挣面子、赚票子!”提起街道正在进行的“微改造+”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伊川县城关街道石瑶社区经营民宿的赵大姐喜笑颜开。据统计,伊川县城关街道通过“微改造+”模式,推动社区从“局部美”向“全域美”升级,不仅盘活闲置农房27栋,而且还新增加就业岗位130余个。

为打造宜居宜业和美社区,伊川城关街道摒弃“大拆大建”思维,紧扣“因地制宜、精雕细琢”理念,以“微改造,精提升”为切入点,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发动群众共建,,探索出了一条低成本、可持续的农社区人居环境提升新路径。

党建引领:从“碎片化”到“一盘棋”

伊川县城关街道党工委创新“支部牵头+党员包片+群众参与”机制,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社区年度考核重点。成立“微改造智囊团”,由社区干部、乡贤、社区居民代表组成调研小组,逐街道摸排边角地、废弃宅基地、闲置院落等“小微空间”200余处,按照“一院一策、一景一韵”原则制定改造方案。党员干部带头认领“责任区”,通过“庭院党课”、“群众议事会”动员群众参与,变“干部干、群众看”为“党群携手一起干”。

“微”处着手:边角地变身“小花园”、“幸福园”

聚焦“花钱少、见效快、接地气”,活用乡土材料进行创意改造。石瑶、古城寨、瓦北、瓦西等用废旧砖瓦砌花墙,利用残垣断壁打造“农耕记忆”景观小品16处;各社区用篱笆围出小菜园,在房前屋后开辟“共享菜园”100余个,既美化环境又满足社区民“种菜情结”。石瑶社区将垃圾沟改建为休闲广场,成为社区民茶余饭后的“人气打卡点”。“以前这里堆满垃圾,现在花开得好看,连外社区人都来拍照!”社区民屈保柱有感而发。

机制创新:长效管护守住“社区味道”

为避免“改造一阵风、过后又落空”,城关街道构建了“责任网格化”“评比积分化”“运营可持续化”,“三化”管护体系。划分社区级环境管护网格43个,设立“党员示范岗”,实行“门前三包+公共区域轮值”; 开展“最美庭院”“星级菜园”月度评比,积分可兑换种子、花卉,激发社区民荣誉感;试点“小花园共管协议”,由社区民认养花卉绿植,社区委会提供技术指导,产出果蔬优先供应社区内养老食堂,形成“美环境、惠民生”双赢链。  

“精提升”赋能:小切口带动大发展

环境改善激活社区“沉睡资源”。依托“微景观”网络,城关街道串联发展庭院经济、研学旅游等新业态:三龙口社区将菜园打造成“亲子农耕体验基地”,周末预约爆满。 

“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城关街道通过‘精微处’改造、‘绣花式’治理,不仅擦亮了社区颜值,更培育了群众共建共治共享的内生动力。下一步,我们将深化‘微改造+’与产业发展、文化传承融合,让美丽社区持续释放‘美丽经济’活力。” 伊川县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姜渊博说。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