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巴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季度交易总额超10亿元 开启发展新篇章
摘要:今年以来,中心锚定“交易数字化、流程规范化、管理精准化、品目多元化、服务便利化”的发展目标,全方位发力,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迈向新高度。
中国发展网讯 在奋进的2024年,湖北巴东的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喜讯连连。4月3日,记者从巴东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了解到,今年一季度,该中心势如破竹,累计完成进场交易项目72个,交易总额一举突破10亿元大关,高达10.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高达44%,成绩斐然。不仅如此,场外交易及电商平台交易额也达到0.5亿元,成功斩获首季“开门红”,为全年发展开了个好头,也为巴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是巴东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与不懈努力。今年以来,中心锚定“交易数字化、流程规范化、管理精准化、品目多元化、服务便利化”的发展目标,全方位发力,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迈向新高度。
在交易数字化建设方面,巴东勇立潮头,全面深化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全新模式。通过前沿的数智技术,实现交易数据实时存证,犹如给每一笔交易配上了“电子管家”,全程留痕、有据可查。同时,创新性地运用AI智能自动筛查围标串标线索,大大提升了风险预警能力,为公平交易保驾护航。一季度,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项目电子化交易率达到了令人惊叹的100%,政府采购网上商城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共完成电商交易341笔,小额零星采购效率如同装上了“加速器”,提升70%之多,还节约了财政资金超60万元,真正做到了提质增效又节支。
创新的脚步不停歇,巴东还推出“智能见证系统”和“交易数据月报”两大“法宝”。依托多点分散席位制评标,综合运用音视频监控、门禁、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开评标环节“一项目一档案”,让交易全过程清晰透明、可追溯。不仅如此,中心还善于从海量数据中“掘金”,及时分析市场主体活跃度、行业竞争趋势等关键指标,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一季度,通过精准数据分析,成功匹配1695家中小微企业参与项目,累计节约企业投标成本超3.17亿元,极大地激发了中小微企业的活力,助力市场主体蓬勃发展。
打破传统交易的“枷锁”,巴东积极探索国有资产拍租、拍卖、挂牌出让等多元交易品目。一季度就顺利完成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交易8宗,成功盘活闲置资产153万元,让沉睡的资产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中心始终心系民生,推动政府采购向民生领域大幅倾斜。一季度圆满完成学生食堂“米面油肉蛋”项目采购1.3亿元,确保孩子们的饮食安全与营养,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服务至上的理念贯穿始终,巴东建立“一站式”服务体系,致力于让公共资源交易从“最多跑一次”进阶到“一次不用跑”。针对城乡公共停车场、生态修复、城乡供水等亿元级重大项目,开辟专属“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实行“一对一”帮办代办,助力这些项目提前完成招标,加速落地见效。此外,巴东还积极推行“易采虹”跨省远程评标机制,广交“盟友”,已与5省40县市签订合作协议,一季度顺利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3个,进一步拓展了资源配置的广度与深度。
在规范管理方面,巴东同样毫不含糊。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促进流程规范化,建立信用评价联合惩戒机制,制订严谨细致的交易文件范本,涵盖进场资料审核、开评标现场管理、合同网签操作标准等各个环节,将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作为进场交易的前置条件,坚决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出风清气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巴东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一季度的卓越成绩,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展望未来,他们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创新优化服务,为巴东的发展汇聚更多资源、激发更大活力,助力这片土地向着更加繁荣昌盛的明天大步迈进,值得持续关注与期待。(廖亮 孔德威 黄华 范绪浩)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