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天门工业经济奏响首季“开门红”强音 锚定全年高质量发展新航标

2025-04-07 17:52 中国发展网
营商环境

摘要:一直以来,天门市深知营商环境是工业发展的“软实力”根基,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为企业排忧解难,从简化审批流程到提供贴心服务,从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到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让企业安心扎根、茁壮成长。

中国发展网讯  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天门市工业经济以雷霆之势,踏出“起步即冲刺”的奋进鼓点,一路高歌猛进,成功斩获首季“开门红”,为全年工业发展拉开了气势磅礴的序幕,一幅产业蓬勃、动能强劲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增速领航:工业指标惊艳全省

今年以来,天门市紧紧围绕“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的发展航向,笃定深耕先进工业强市战略,让工业经济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引擎。一组亮眼数据,彰显出这座城市的工业实力:1-2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劲增29.8%,宛如一颗璀璨新星,登顶近五年同期增速榜首,闪耀全省;工业技改投资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时钟,同比增长26.7%,连续16个月稳健保持两位数上扬态势,为产业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8%,位列全省第3,如同工业肌体强劲跳动的脉搏,见证着生产的火热。

天门经开区作为工业经济的主战场,更是一马当先,以98.3%的增长贡献率扛起全市工业发展的大梁。一季度,这里喜讯连连,13个签约项目纷至沓来,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个,5亿元以上项目3个,为未来发展攒足后劲。截至当下,天门市规上工业企业已达322家,它们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构建起大中小企业融通共进的繁荣生态,推动工业层级节节攀升。

回首过往,去年全市工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0.8%、23.1%,宛如一条华丽逆袭的“深V”曲线,从负增长的低谷一跃而起,稳稳踏入提质增效、企稳向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工业“压舱石”稳稳扎根,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

龙头领航:重点项目火力全开

走进彤辉智能科技天门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一片繁忙景象,每2分钟,一台27寸电脑整机便组装完成,顺利下线;每60秒,背板、膜片等一系列组件检测精准收官。此刻,订单已如纷飞雪花,排到了5月份。展望未来,彤辉科技壮志满怀,计划全面升级产品线,向着高清晰度、高色域、高刷新率的高端机型领域进军,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的华丽转身,筑牢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护城河。

在天门市的工业版图上,重点项目处处开花,成为产业发展的“动力心脏”。今年,全市上下一心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项目“谋、投、建、管、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精细入微。1 - 2月,六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全线飘红,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异军突起,贡献净增量13.9亿元,加冕新晋增长极;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9家,新增企业产值呈井喷式增长,增幅高达3.7倍;19家“一企一策”重点企业完成产值16.4亿元,增长动能喷薄而出,“工业强市”的宏伟蓝图正加速落地成真。

放眼望去,新能源赛道上,海德氢能绿电制氢项目紧锣密鼓布局,剑指未来;对接长江存储,百亿项目攻坚号角嘹亮,力求突破;电子信息产业链条不断延展,宝昂三醋酸纤维素酯项目快马加鞭落地;再生铜、高端锦氨纶面料签约在即,呼之欲出;天岳新材料、广纶、怡马、热电联产等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保障如期投产发力;永昌新材料、盛和锦纶、鑫贵铝业、鑫立瑞铝板等重点项目施工进度一路狂飙,欧米隆精密机械、艾吉威等136家企业斩获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天门纺机、人福成田、天瑞电子、环宇化工4家企业荣耀入驻全省首批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培育库,传统制造产业破茧成蝶,向着“高端装备制造 + 生产性服务业”多元化领域振翅高飞,龙头企业引领潮流,示范效应蔚然成风。

政策护航:营商环境赋能发展

在湖北通格微电路科技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内,一场微观世界的“魔法”每日上演。在长510毫米、宽515毫米的玻璃基板上,数以万计头发丝般纤细的微孔被精准打出,随后填孔、镀铜及多层精密线路制作工序有条不紊推进,大约一周后,一块承载着高科技梦想的玻璃基板惊艳下线。“我们每年研发投入近亿元,技术领跑行业2到3年。”通格微总经理刘松林自豪介绍,一期项目预计年产10万平方米玻璃基芯片板级封装载板,年产值超30亿元。

这一成绩背后,是天门市产业招商政策的强大赋能。2024 年,该市为彤辉智能、人福成田等19家重点企业量身定制“一企一策”,7443.93万元政策资金精准滴灌到企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同年,“七条意见”等普惠政策奖补资金5.1亿元如甘霖普降,撬动工业投资92亿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助力产业升级。

一直以来,天门市深知营商环境是工业发展的“软实力”根基,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为企业排忧解难,从简化审批流程到提供贴心服务,从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到助力企业开拓市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让企业安心扎根、茁壮成长。

站在首季“开门红”的新起点,天门市豪情满怀,已锚定全年目标:确保工业增速持续领航,力争全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5%以上;加速推进“产业倍增125工程”,推动绿色循环产业园、化纤纺织产业园重大项目投产满园,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绿色循环产业园产值突破200亿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向着工业强市的星辰大海乘风破浪,书写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廖亮  孔德威  王潮)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