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摘要:哈尔滨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统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生态优化,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中国发展网讯 高宝玲 记者袁小峰报道 3月28日上午,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哈尔滨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呈现出哈尔滨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哈尔滨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统筹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成果转化应用和产业生态优化,着力构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地,哈尔滨市持续强化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布局。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大科学装置高效运行,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东北区域基地、现代农业省实验室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核安全、深海极地、先进动力传动等领域,争取国家在哈尔滨市布局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2024年,全年就地转化科技成果108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29.1%。5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哈大齐自创区哈尔滨片区建设全面提速,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拓展至全市重点高校。
在产业升级方面,哈尔滨市实施 "产业链创新链对接、战兴产业倍增、未来产业孵化、传统产业提升、企业服务优化" 五大行动。航空航天领域,东轻、哈飞、东安大飞机配套等项目加快建设,推动联合飞机建成投产;生物制造领域,恩维新型动物疫苗、三联药业大输液(二期)项目投产达产。低空经济产业园启动建设,规划 "两网一平台" 基础设施布局,培育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等八大应用场景。中国星谷、智能机器人岛等载体集聚效应显现,推动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孵化。
深化市校协同创新成为关键突破口。哈工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创新 "事业单位+平台公司"运行机制,构建“全要素”“全链条”“一站式”转化生态。加速推动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
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哈尔滨市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牵头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哈尔滨市落实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任务,实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项目20个,带动184个关联企业同步改造。完成452户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生态。
当前,哈尔滨市正以哈工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等为载体,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进程。随着中国星谷、智能机器人岛等新质生产力平台载体的建成投用,以及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这座东北工业重镇正通过科技创新重塑产业竞争优势,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龙江样本。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