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广州市人大代表陈腾飞第三次提出有关低空经济发展的建议

2025-02-18 10:43 中国发展网 记者皮泽红

摘要:AI在产业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决策过程并促进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关键技术。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皮泽红报道 广州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25年2月20日召开。人大代表陈腾飞是亿航智能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总设计师。他对所关注的低空经济领域,向记者提出了一些建议。

他认为,广州在低空经济相关产业方面基础坚实,且低空经济已被列为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尽管如此,行业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的研发成本高昂、周期漫长。因此,需制定相关政策规范并引导行业发展,同时亟需商业运营场景的有力支撑。

他去年的履职介绍和建议的推动情况:2024年广州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我领衔提交了《关于加快推出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和支持措施的建议》,针对载人交通、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广州低空经济企业现状,提议加速制定低空产业技术、产品规范,完善产业链,并拓展应用场景,以推动产业发展。24年我多次参与广州市低空经济相关的调研和座谈会,积极建言献策,2月,参加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工作座谈会; 6月,参加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及财政投入情况调研活动;两次参加《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征求意见座谈会。参加座谈和调研活动让我对低空经济有了更全面地了解,为我撰写相关建议提供了重要参考。

《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的出台恰逢其时,立法为企业在空域申请、基础设施建设、飞行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了清晰的指引。对于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来说,取得适航证,保证飞行安全,是投入市场的前提。立法明确支持驻穗适航审定机构的建设,鼓励本地企业积极申请适航审定,并致力于培育专业的适航审定服务机构,此举将极大降低企业技术研发和新产品的成本,加速研发成果的商业转化进程。

得益于政策的强力支持,低空经济领域迎来了显著的发展机遇,吸引了众多企业和人才纷纷投身其中,共同推动行业研究与创新。以我们企业为例,去年人才引进数量显著增加,与上下游企业、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也显著增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们的展厅几乎成为热门打卡点。

陈腾飞说,今年是我第三次提出有关低空经济发展的建议。今年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将开启商业化运营,也有越来越多的低空航空器进入适航审定和试点应用阶段。因此,今年两会我提交的建议聚焦于加快广州市适航审定和飞行试验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示范应用场景的打造,让低空经济“飞起来”,推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使其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 广州有极好地发展低空经济的条件和资源,相关法规和制度也逐渐健全,下一步重在落地执行,把新制定的低空经济立法和相关配套文件实施到位。建议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加快推进低空飞行综合试验基地的建设。2024年广州市计划建设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与低空飞行器应用验证基地,搭建低空管理服务平台等一系列新基建项目,从招标公告来看,仅处于初期的基建和配套方面,建议进一步增加投资力度,加速推进此类飞行综合试验基地的建设,并积极引进优质企业和人才,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验证工作能够在航空器适航审定、试验试飞及场景探索等领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低空飞行器应用场景拓展。一是支持企业参与低空基础设施的建设。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低空空域监管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是实现低空飞行活动能有序、安全开展的保证,企业在产品研发、场景应用、航线规划及飞行服务领域拥有比政府管理部门更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技术优势能确保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效推进,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助力广州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迅速达到领先水准,从而实现正向激励,推动行业加速发展。

二是加快已经相对成熟的低空航空器产品的应用场景拓展。中小型无人机和用于空中游览的低空航空器产品已经相对成熟,建议加大对城市管理、医疗、物流、应急救援及空中游览等场景明确、航线相对固定的领域的企业支持力度,鼓励其拓展低空飞行应用场景,促进企业增加飞行频次和应用范围,加速企业商业化运营的进程。

鉴于媒体记者对AI科技与产业创新领域持续关注,他分享了一些个人见解。

AI在产业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它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决策过程并促进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关键技术。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经济重镇,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创新资源。针对AI科技创新,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促进AI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AI在制造业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机器人自动化、个性化生产、质量改进与控制、供应链管理、数字孪生技术、能源管理、智能仓储等,这些应用能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资源使用效率。广州应利用其强大的制造业基础,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激励,促进产学研合作,加速标准化进程,鼓励智能工厂建设,推动AI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应用。

其次,利用广州在城市建设、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的优势,推广AI的应用场景。建设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应用场景,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