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六方面任务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摘要:2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全面深化检察改革的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全面深化检察改革工作情况》,通报重点检察改革进展和成效,并发布“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检察改革典型事例。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刘政
2月1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全面深化检察改革的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发布《2024年全面深化检察改革工作情况》,通报重点检察改革进展和成效,并发布“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检察改革典型事例。
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
2024年1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25年是《意见》落地实施的第一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
《意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改革部署的检察“任务书”,也是推动检察事业创新发展的“施工图”。《意见》围绕健全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绝对领导制度体系、完善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制度体系、健全强化法律监督工作机制、健全检察机关公正司法体制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检察队伍、健全检务保障及科技支撑机制等六方面重点任务,提出了各项具体举措,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检察长童建明表示,应把握3个重点:提高政治站位,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深化检察改革;坚持宪法定位,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检察机关自身改革;深化“两个结合”,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
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主题发布第四批检察改革典型事例,本次新闻发布会选取其中6件典型事例,重点展现地方检察机关在数字检察、检察侦查、侦监协作配合、刑事申诉案件反向审视等工作中的改革创新做法。
“充分激发基层首创精神,聚焦强化法律监督实效,探索立足检察履职促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介绍了6件典型事例的三大特点。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李雪慧表示,接下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将召开6场“迎两会·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检察实践”系列新闻发布会,总结回顾过去一年履职实践和工作成效的年度“答卷”。
运用法治力量稳预期保民生
“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跟进到哪里。”童建明介绍,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狠抓中央部署的涉检改革任务落实,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在健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建立检察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机制,运用法治力量稳预期、强信心。
在健全服务保障改善民生机制方面,最高人民检察院协同全国总工会推进运用“一函两书”制度,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积极促推专门学校建设,已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推进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全国13个省级检察院、一半左右的市县级检察院与民政、教育等部门建立了救助衔接机制。
“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实施10年来,履职范围涉及14个法定领域,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10余万件。”童建明透露,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在配合加快推进检察公益诉讼立法,推动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在新起点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数字检察战略的推进,科技强检日益走深走实。童建明介绍,最高人民检察院积极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技术工作的意见》,完善“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机制,有序推广运用680余个法律监督数据模型,涵盖全部检察业务条线,数字赋能作用日益凸显,法律监督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真正让司法责任制“带电长牙”
检察机关采取了哪些举措来推动落实司法责任制?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高景峰表示,2024年是司法责任制改革推行第十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修订形成《关于人民检察院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并于当年7月正式印发实施。
高景峰表示,新修订的《若干意见》是今后一个时期检察机关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的框架性文件,将与同步修订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追究条例》等文件形成司法责任制改革的“组合拳”,围绕完善检察人员职权体系、健全检察权运行制约监督体系、优化检察管理体系、坚持惩戒与保护并重等方面,全链条完善司法责任归属、认定、追究等工作机制,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推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
在坚持惩戒与保护并重方面,高景峰介绍,检察人员对其履行检察职责的行为终身负责。最高人民检察院成立了检察官惩戒委员会,进一步完善了惩戒和追责机制,指导规范省级检察官惩戒委员会设置,推动检察官惩戒制度实质化运行,真正让司法责任制“带电长牙”。
同时,司法责任制不限于责任追究,更在于鼓励担当作为。新修订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追究条例》统筹追责惩戒与履职保护、正向激励等制度机制,细化完善检察办案环节司法责任认定和豁免具体情形,积极开展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既促进严格依法办案、公正司法,又保障依法履行职责、公正行使职权。
责任编辑:王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