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探索营商环境“最优解” 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中国发展网 蒋良明、记者王进报道
作为中国科技城的核心区,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产业发展兴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1户,2023年,全区95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65亿元,172户限上商留企业实现销售额152.26亿元,社会清费品零售总额170.69亿元。
近年来,游仙区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拼经济、搞建设与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坚持统筹协调、问题导向与改革创新,切实增强了民营企业的获得感和扎根游仙发展的底气,筑牢了高历量发展游仙速度的“硬支撑”。2024年以来,全区经营主体净增4031户,总量达47465户。
厚植发展沃土 近悦远来
游仙区将营商环境、政务服务等职能与行政审批局职能整合,组建区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局,负责统筹全区营商环境建设。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进行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先后出台《游仙区区级领导联系企业方室》《游仙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旎(试行)》等,助力企业发展。
“政策好,游仙的政务服务一直在升级;效率高,游仙的审批服务一直在提速。”
“从公司注册到拿证,办下来没有烦琐的流程和手续,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游仙的办事效率。”
游仙高新技术产业区的企业纷纷点赞。
2024年以来,游仙区制发《游仙区2024年优化营商环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18个营商环境指标,由指标牵头部门专题统筹协调和推进落实,全区形成了党委政府牵头、各部门齐抓共管、多方力量参与的优化营商环境新格局。出台《游仙区优化营商环境12条措施》,让各类企业在游仙安心发展、放心发展。
“为让企业真正触摸到营商环境的温度,近年来,我们还将营商环境专项巡察纳入每年巡察计划。”游仙区相关负责人说。2023年4月至5月,游仙区开展了全区营商环境专项巡察,旨在督促被巡察单位推进营商环境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不仅如此,在全区各行业选聘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10名,专门为营商环境“揭短““挑刺”。
为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游仙区还在绵阳市率先成立了绵阳市游仙区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坚持问题导向 纾困解难
持续开展“一线纾困"行动。近年来,游仙区建立由先通医药、中广核等企业组成的66户规模工业企业培育库,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盖"一线纾困"专项行动;为华睿智连、光联迅通、广宏建材、虹新制冷等园区企业解决人才招引、厂房租赁、道路交通等诉求20件;已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4家(含小巨人企业)和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41家,切实筑牢产业支撑,助推全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制发《绵阳市游仙区2024年度“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专题座谈会实施方案》,进一步增强经营主体获得感。目前,全区已分行业领城召开专场座谈会10场,举行“面对面·周周见"企业家接待日活动43期,76家企业的136个诉求,已解决121个。
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梳理惠企政策文件9类70余条,通过绵企通、直播游仙等平台公示发布《游仙区区级惠企政策事项清单(第一批)》制作“一窗兑观"用户指南。推广宣传“绵企通”政企服务平台,目前,新增企业注册9100余户,办结"绵企通”平台转办件3件,满意率100%。
搭建有效对接平台。组织游仙高新区30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银企对接会”,指导两家外贸企业参加第136届广交会,50余家外贸企业参加进博会、智博会等展会,5家电商企业参加2024不夜重庆市北碚生活节、第十六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节、中国食品展览会(广州)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和知名度。
为切实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游仙区还着力从“企业有苦找谁诉、订单哪里来、没钱怎么办、人才哪里找、官司怎么打"等五方面寻求突破,促进民营企业健康高质量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全区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16.17亿元,增长75%。
坚持改革创新 傲优环境
近年来,游仙区锐意改革创新,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县域集成改革试点机遇,从政务、市场和法治等方面人手,倾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实现了“园区投质,企业满园”的良好效果。
营浩高效便捷政务环境。全区12个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三化”建设全覆盖,1260项事项进驻区政务服务中心,13个国家级“一件事一次办"和53个省级“一件事一次办"落地落实。跨省通办140项,川渝通办361项,绵碚通办43项,西南五省通办148项,省内通办21项进驻通办窗口。“企业办事不出园”,为园区134家企业提供“一站式"办理,2024年1月至10月,实现帮办代办服务100余件,园区服务能力显善增强。
营造竞争有序市场环境。全面落实“非禁即入";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扎实推进“互联网+监管”;持续加强和改进工程项目招投标监管;强化创业扶持,2024年,兑现惠企政策奖补资金1088.9万元,发放稳岗返还补贴431.38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84.5万元。
营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深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服务,运用“枫桥经验"开展说理式执法,2024年以来,“枫桥式"税务分局共计受理税费矛盾争议37件,妥善化解35件,化解率达95%。
营造开放包容创新环境。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强力推进,发明专利3952件,位居全市第一;推进信用体系建设,截至2024年10月,助力389户次纳税人获得信贷2.66亿元;开展信用提升行动,指导192户企业移出企业经营异常名录,8309户个体工商户解除经营异常状态,促进了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构建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引进硕博士、副高职称以上优秀技术技能人才2000余人,近3年,兑现人才发展专项资金4792万元;成功创建四川省首批县(市、区)人才工作先行区,并被评为优秀等次。
责任编辑: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