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改革聚力 推动四川乐至县在成渝中部加速崛起

2025-01-20 15:29 中国发展网

中国发展网 唐元龙、记者王进报道

“作为企业,我们从开工到投产都十分顺利,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我们感到非常满意。”这是记者日前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2024年以来,该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大力实施产业强县、创新发展“两轮驱动”和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乐至在成渝中部追赶跨越、加速崛起。

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

据乐至县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以来,该县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工作落脚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围绕政务环境、法治环境、要素环境、创新环境,突出以降成本为核心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控制水气成本,减少企业负担。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自来水报装建筑区划红线外由供水企业负责安装,安装成本由供水企业100%承担,自来水过户、更名、通水等业务不收费,建筑区划红线内按收费规定和实际工程量收取工程费用。

全面取消建筑区划红线内燃气设计安装、施工服务和材料费,建筑区划红线外市政管网的增压、增容和涉及市政管网到建筑区划红线连接的初装、接驳、开通,以及已纳入配气价格的表具等,一律不收取任何费用。2024年,该县对工业规模企业天然气销售实行价格优惠,由原来的4.31元/立方米执行价下调到了3.38元/立方米,每方优惠0.93元。截至目前,已累计为28家企业减少支出300万元。

降低贸易门槛,减少跨境成本。按照不重复申报原则,鼓励支持企业从泸州港水运口岸、宜宾水运口岸等地运抵资阳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储的重车,按实际发生的物流费用给予补贴。

谈到营商环境,四川通世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锋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引导与支持,经过20年的艰辛努力,我们已发展成为具有综合利用、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专精特新’企业。”

以项目和企业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

2024年以来,乐至县始终以项目和企业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聚焦“追赶跨越年”主题、锚定“发展进位”目标,着力“抓项目促投资、抓企业促增长”,持续实施产业项目、交通建设、城市规划建设“三大会战”,坚持“大干实干、能快则快”,推动项目快开工、快投产。

项目推进机制持续优化,坚持重点项目全周期统筹调度、全过程跟踪管理、全覆盖监督检查、全方位考核评分的闭环管理“四全”工作推进机制,创新建立工业、农业、服务业、城建和融资“4+1”专班调度机制,选派39名服务专员,“一对一”服务保障重大项目有序推进。

全县推动乐至县老城区生态修复、乐至县濛溪河流域河道治理工程、天津原谷科技精密模具生产等66个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比2023年多23个。推动玉龙教育产业园、邮政三级物流体系、东方广厦西部大型生产制造基地项目(二期)等26个项目竣工投用,比2023年多8个。

2024年11月30日,由乐至县引进的投资规模最大、预期效益最好、龙头带动最强的工业项目——预计年产新型高端铝型材20万吨的奋安铝业西南基地举行投产仪式,这不仅填补了乐至乃至资阳铝材制造空白,也标志着奋安铝业全国产能布局的进一步完善。

“双高铁”加速推进,成达万高铁在乐至境内主体工程共计40段路基、6座桥梁、6条隧道,2024年底路基100%完工,桥梁完成设计总量的89%,隧道完成设计总量的93%。目前,已迈入桥梁箱梁架设新阶段,成达万(乐至段)共完成桥梁箱梁架设83跨,计2800余米。成渝中线高铁在乐至境内共计桥梁40座、涵洞11座、隧道11座,路基8.375公里,2024年底路基70%完工,桥梁桩基完成设计总量的90%,桥梁承台完成设计总量的50%,桥梁墩身完成设计总量的30%,隧道完成设计总量的31%,土石方开挖完成设计总量的67%。目前,已迈入桥梁箱梁架设新阶段,共完成箱梁架设10跨,计320余米。

以协同创新为重点融入“成渝双圈”

据记者了解,2019年以来,乐至县紧紧围绕同城化工作具有跨行政区域这一重大特点,全面加强与成渝各区县的对接交流,积极主动与成都市双流区、成华区,重庆市璧山区、铜梁区等双城圈重点城市签订合作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简雁乐交界地带农旅融合发展示范点以简阳市施家镇和资阳市雁江区老君镇、乐至县高寺镇为核心,沿成都东西城市轴线延长线简资段、简乐段,统筹布局三镇特色农业、农旅、文旅等产业,以示范点为抓手,探索交界地带融合发展模式,多方面合作,推动成资同城化发展率先突破,助力成都都市圈融合发展。

未来,乐至县将进一步深化“资源互补、分工协作、市场一体、互利共赢”协作模式,建立常态化对接交流合作机制,积极与成渝方面开展工作对接,坚持定期前往成都、眉山、德阳等相关单位实地调研学习,立足本土自然资源、发挥乐至区位优势,着力与成华、璧山等重点区县围绕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等领域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对接交流、协议签订专项台账。

加快融入成都设施圈,健全基础设施同城同网体系,协同推进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等工程建成投用。全面推进川渝教育合作发展,推动成渝地区优势资源辐射带动乐至教育发展。提升承办大型赛事能力,继续争取举办更多跨区域大型体育赛事。深化医疗卫生合作,推动更多重点专科深度合作、医联体共建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持续推动人社、医疗、交通、公积金等高频应用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在成都都市圈实现“圈内通办”。

强化与重庆方向合作。以乐至经开区创建为第二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为契机,建立产业承接对接机制,重点推进产业合作、信息对接、项目招引等工作,进一步深化与成渝产业合作。

责任编辑:李振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