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如何“落实起步”
摘要:什么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彭森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全新的改革目标,是40多年改革探索中对改革理论和目标最新的深化和创新。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王健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12月28日在北京表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统筹“立”与“破”、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改革与重点突破五组关系。
当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改革论坛在北京举行,彭森致辞并作演讲。与会人员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深入探讨。
与会专家认为,202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明确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如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彭森指出,需要统筹五个方面的关系。
——统筹好“立”与“破”的关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在阐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时指出,‘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明年的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这不仅是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也是全面推进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彭森指出,“立”强调的是加强顶层设计、总体谋划。主要是立法律、立制度政策、立中长期目标,这次推出民营经济促进法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300多项改革举措,要求2029年完成这些改革任务,并提出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更高目标意义上的“立”,标志着应对新形势新挑战的中国改革进入了一个目标明确、时间表清晰、任务又十分繁重的新的历史进程。要完成这个目标任务,还是要通过实践中的“破”,即大胆探索、大胆实验、探索创新,才能完成。
——统筹好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的关系。什么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彭森指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全新的改革目标,是40多年改革探索中对改革理论和目标最新的深化和创新。
“从目标导向上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定是系统完备的经济。”他谈道,2020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新时代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同时,明确提出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7项重点任务,包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增加微观主体活力;夯实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保障社会公平竞争;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社会活力;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强化法治保障。这7条既是按照目标导向提出的改革重点任务,也是对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系统的具体的描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篇章中重点对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任务进行阐释,在其后的篇章中对宏观治理、民生保障、高水平开放和法治建设任务也提出了具体要求。“总体看,这两个文件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准和任务的表述是一脉相承、完全一致的。”
“从问题导向要求看,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是比较完善、成熟定型的经济。市场化改革搞了30多年,体制机制短板还不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没有回避矛盾和问题。党中央对当前矛盾和问题的分析既全面又深刻。”彭森说。
——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仍然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也是能否如期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和试金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进一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质上是要处理好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问题,这也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彭森指出:经济发展就是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所以说到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高水平的市场经济,它一定是机制高效的经济。
他进一步指出,“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实际上讲的也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放得活”是前提、是重点;“管得住”讲的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在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政府要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也管不住的事情。“要特别防止对微观主体活动的不当干预,‘管’不是简单下行政命令,而是要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统筹好全面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为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制度保障。改革的本质就是破除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道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也是不断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动力的过程。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什么是进?彭森认为,一是高质量发展要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二是经济体制改革要进。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而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方面的作用最直接、最突出。
彭森指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明年重点抓好的九项重点任务。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些是周期性的,但更多是结构性的,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地“进”才能解决。比如,九项重点任务中第一条要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重点是要调整消费和投资的结构,而提振消费的关键是推进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所以,实现这个目标根本要靠改革。第二条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推动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资源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资源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就是讲的要素市场化改革。因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强化系统思维,注重各项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的协调配合,放大政策效应。会议还要求针对制约发展中的深层次障碍和外部挑战,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这充分说明改革是稳中求进、增强改革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统筹好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艰巨繁重,必须更加注重突出重点、突出体制机制改革、突出战略性全局性重大任务,要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抓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准确把握各项改革任务的核心要义。从根本上,一是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培育和发展更有活力、竞争力、创造力的经营主体。二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否则就不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推动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种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活力充分释放。四是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五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六是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制机制。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