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量登顶全球湾区第一梯队
摘要:截至2023年底,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超2700公里,城市轨道运营里程1373公里,“地铁+城际”复合巨型网络加速推进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建设。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皮泽红报道 12月23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报告(2024)》。
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与科技产业实力迈入全球湾区前列。
五年“新造一个深圳”,经济体量登顶全球湾区第一梯队。
《规划纲要》颁布五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以5.6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仅占全国0.6%),6%的人口总量,创造出全国1/9的经济总量,GDP从2018年10.8万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超过14万亿元,增加了3.2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深圳。截至2023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已经远超纽约湾区的1.8万亿美元、旧金山湾区的1.38万亿美元,与东京湾区旗鼓相当,登顶全球湾区第一梯队。
“万亿元城市俱乐部”再增新成员,形成世界级增长极与纵深腹地。
深圳、广州2021年、2023年迈进“3万亿元俱乐部”,东莞、佛山2019年、2021年跻身“万亿之城”,香港进入2.5万亿元城市俱乐部行列。大湾区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优化城市功能和分工协作,产业共振效应愈加凸显。香港持续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新优势,开拓国际贸易中心新功能,提升国际航运中心与航空枢纽地位。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取得阶段性成果,中葡合作平台功能持续深化。广州围绕“四个出新出彩”,从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向贸易、创新、人才、环境、治理等综合引领功能转变。深圳登顶全国第一工业大市,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成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口径工业增加值全国“双第一”。佛山2023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成为全国第二个、广东首个“工业3万亿”地级市。
科创走廊、产业走廊成形壮大,构建起世界级的空间廊带。
一是世界级科创走廊“成型”。以深港河套、珠海横琴为“两点”,以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为“两廊”的科创空间布局基本成型。全长180公里的大湾区科创走廊,与旧金山湾区40公里长的101公路创新走廊、波士顿92公里长的128公路科创走廊、东京湾区110公里长的东京—横滨—筑波创新走廊并驾齐驱,带动了珠江东、西两岸1.1万平方公里的经济带。二是世界级产业集群走廊“成势”。随着跨江跨海通道群建成,交通“走廊”串起世界级产业“连廊”,形成以珠东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带(“东环”)和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西环”)组成的产业环带,集中了多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广州都市圈深化广佛全域同城化,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四大领域,打造四万亿级产业集群。深圳都市圈以“深圳总部/深圳研发+周边地区制造生产”发展模式逐渐形成产业链廊道,新一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等高端制造业集群加速集聚成长。
“轨道上的大湾区”与“航线上的大湾区”建设成效显著,构建起世界级经济通道。
一是“轨道上的大湾区”基本建成。截至2023年底,大湾区铁路运营里程超2700公里,城市轨道运营里程1373公里,“地铁+城际”复合巨型网络加速推进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建设。2024年5月,新开广佛南环、佛莞城际铁路两条城际线路将与已开通的佛肇城际、莞惠城际首尾相连,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最长258公里、全线39座车站、横跨5座城市、东西走向的交通大动脉。二是“航线上的大湾区”通达全球。空运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拥有7座运输机场、11条跑道,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为引领的世界级机场群迅速崛起,旅客吞吐量已超东京、纽约、旧金山等国际一流湾区。海运方面,世界级港口群成形成势,广州港、深圳港、珠海港、东莞港4个港口迈入亿吨大港行列,深圳港、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跻身全球前十。三是高密度的高速公路通道网络基本形成。截至2023年年底,大湾区公路通车里程约6万公里,高速公路路网密度达9.7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纽约湾区(8.2公里/百平方公里)和东京湾区(8.7公里/百平方公里)。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5年来,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往来粤港澳三地人员达3600万人次,车辆750万辆次,经大桥口岸进出口总值达7187.5亿元。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