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大连高新区:深耕数智蓝海,打造强劲引擎

2024-12-19 13:27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大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大连高新区”)积极投身东北全面振兴的浪潮,努力将自身打造成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样板,为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强劲引擎。

大连海洋经济独具特色,成果显著,对外贸易活跃,是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大连高新区管委会/供图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成静  施文郁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

大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大连高新区”)积极投身东北全面振兴的浪潮,努力将自身打造成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样板,为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提供强劲引擎。

科技创新引领苦练“绝”技

12月12日晚8点,从香港来北京探亲的张女士结束了行程,在北京西客站登上了G897次高铁列车准备返回香港。“等车子开了,我就去洗漱,再睡一觉,明天早上8点之前就能到站了。高铁提速后,比原来快了一个小时。”她告诉记者。

从今年10月1日起,北京西、上海虹桥与香港西九龙间开行的高铁动卧列车全面提质升级,新研制的复兴号智能动卧列车在京港、沪港间上线运行,“夕发朝至”优势更加明显。

此次复兴号动卧车型提质升级的亮点之一,是采用了车载安全监测等智能运维系统,提升了智能化水平,安全可靠性更强。大连柏盛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柏盛源”)自主研发的车载安全监测系统,作为复兴号智能配置动车组的标准组件,这次装载在最新上线的动卧车型上,不仅随时监测走行部关键动部件健康状态,保障列车安全运行,还实时监测车辆的平稳性,满足乘客的旅行舒适性需求。

据柏盛源总经理高岭松介绍,该公司是国内首家启动并引领高铁动车车载安全监测系统研究的企业,作为高铁走行部车载智能监测系统生产厂家中专业从事轴承振动检测的研究团队,其振动分析和独特算法为高速列车排查隐患。目前,已服务于10余个铁路局20余个动车所;运行线路近3万公里,占高铁总里程的70%;累计运行超5000万公里。

“不久前,在第九届‘创客中国’企业组50强全国总决赛中,柏盛源作为唯一代表大连市参赛的企业,获得三等奖。这也是我们继2023年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高端装备制造优秀企业奖之后的又一件喜事。”高岭松说。

柏盛源只是大连高新区众多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一员。据大连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打磨关键核心技术,苦练“绝”技,提升企业竞争力,在一个个细分赛道光芒四射。

大连华邦化学有限公司研发的气体纯化器产气纯度超出国家最高标准3个数量级,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打破了国际垄断。2023年出货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二;预计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0%以上。

近期,由中冶焦耐主持编制的国家标准《低阶粉煤外热式连续干馏技术规范》顺利进入实施准备阶段,将助力提升国家煤炭资源高效清洁利用水平。

科技与文旅也在深度融合。今年5月23日,在第二十届文博会上,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涛文化”)的最新机械装置——“机甲龙王”新辰君“敖宝”惊艳全场。该公司还成功入选“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此前,博涛文化已上榜文化和旅游部首批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是东北地区唯一一家上榜企业。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近年来,大连高新区积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企业培育工作亮点频现。”大连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园区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两次获得科技部表彰,全市7家独角兽企业全部来自高新区,全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总数达到1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119家。截至目前,全区已培育358家辽宁省创新型中小企业。

数字赋能企业尽“数”风流

11月29日,2024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开幕。由大连工业企业数字赋能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蓝卓数字科技有限公司、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承办,大连软件行业协会、大连市智能制造产业协会协办的数字赋能标杆项目发布会暨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接会举行,会上总结发布数字赋能制造业第一批标杆项目建设成效与经验做法,启动第二批标杆项目建设。

据介绍,大连工业企业数字赋能创新中心由市工信局与大连高新区管委会联合共建,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数字化转型工作部署的一项具体举措。数字赋能制造业第一批标杆项目于2023年12月启动建设,由创新中心统筹落实,组建数字化咨询诊断专家团队,遴选匹配有经验、能落地的数字化服务商,历时10个月建设完成。经测评,其中3家达到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3级标准,2家达到2级标准,共开发完成32款工业App,项目成效目标及App开发均达到预期效果,目前已顺利投入使用。

“从第一批标杆项目建设成效看,产品不良率下降20%,模具使用寿命提高30%,人均生产值提升20%,数字化设备联网率达80%。”创新中心有关负责人说,数据显示,通过使用数字化系统,工业企业在业务流程、运营效率、管理模式、市场响应等方面均得到显著优化和提升。

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大连高新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产业资源优势,在工业互联网赛道上多角度发力。筛选区内40家工业软件企业进入数字赋能制造业技术能力库,打造“集团军”;聚焦本地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以“场景+技术+服务”双向赋能工业企业和软件企业;加大引导、服务与支持力度,在标杆项目建设全过程中,通过诊断、方案评估、过程监管、验收评审等服务,保证高标准高质量;以“真金白银”鼓励工业企业释放应用场景,支持软件企业产品创新。通过打好“组合拳”,推动高新区软件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全市智造强市建设。

“信华信集团旗下信华信(大连)软件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上榜2024年度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名单;英特工程仿真技术(大连)有限公司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入选工信部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车联网企业大连东软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遨海科技有限公司、大连鑫海智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解决方案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名单。”该负责人举例说。

集聚新兴产业向“新”提质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大连高新区的发展指明了路径。

2023年10月,《大连高新区集聚创新要素推动“又高又新”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2023年修订)》印发,提出大力发展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车联网、洁净能源、智能制造、元宇宙、数字贸易、文化创意、海洋科技、生命健康等重点战略新兴产业。

2024年10月,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在大连高新区开城运营。这是大连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大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1年,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沈阳浑南科技城、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建设,提升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水平。”大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举全市之力高水平规划建设英歌石科学城”。

据该负责人介绍,英歌石科学城锚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发展定位,坚持以洁净能源为主线,覆盖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海洋工程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领域的“1+X”科研方向,全力打造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球领先的洁净能源创新中心、高端创新要素汇聚枢纽和科研经济策源地。“英歌石科学城坚持突出‘科研+产业’双向布局,深化与国家实验室、海内外大院大所、科技龙头企业的合作。目前,科学城深入高校院所挖掘科技成果200余项,助力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与中触媒、通用技术、瓦轴等重点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20余家企业完成注册,30多个新兴产业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责任编辑:刘丹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