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轩: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就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为新形势下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进程提供了根本遵循。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各国人民交往。近年来,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习近平总书记把握世界经济发展大势,在国内外多个场合就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为新形势下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进程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和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一致性不断提高、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作用不断增强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分工深化、全球市场扩大、技术扩散加快,优化了全球资本、人才、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配置,促进了贸易繁荣、投资便利、人员流动和技术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开放合作和共同繁荣,也有利于我国自身发展。
(一)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客观上要求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这样才是健康可持续的全球化。同时,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有利于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促进全球经济开放、交流、融合,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经济基础。
(二)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是消解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正确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适应和引导好经济全球化,消解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让它更好惠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应对不当可能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一是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主导作用,不同国家之间、同一国家不同群体之间经济全球化获益不均。二是各国国内经济发展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加大,国家经济主权受到国际经贸规则制约,经济调控自主性受到掣肘。三是国际产业分工不断深化,各国产业日益专业化,产业体系完整性降低,产业链供应链相互依赖度升高,独立性降低。我们要认清经济全球化的主流趋势,推动其健康发展,更好解决贫富差距、发展鸿沟等问题,更好处理政府和市场、公平和效率、增长和分配等关系。
(三)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内部可循环,并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高水平开放,2017年至2023年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吸引外资和境外投资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我国进一步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产业体系完备、人才资源丰富等综合优势,吸引和集聚全球资源要素,促进国内市场良性竞争,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为我国经济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深化与各国贸易、投资、技术、金融等领域合作,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新形势
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大致经历了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形成阶段、两个平行市场阶段,以及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随后世纪疫情、乌克兰危机等问题此起彼伏,世界进入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动能。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演变的决定性力量。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带来技术进步和生产力跃升,推动世界各国经济合作更便利、更紧密。据《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3年)》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51个主要经济体数字经济规模为41.4万亿美元,占GDP比重为46.1%,有力带动资金、数据跨境流动,扩大服务、技术贸易。另据国际能源署(IEA)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量将分别达4500万辆、3500吉瓦时,分别是2023年全球销量的3倍、全球出货量的4倍多,绿色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开拓了广阔前景。
(二)世界经济突出矛盾尚未有效解决,经济全球化发展面临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世界经济领域三大突出矛盾:一是全球增长动能不足,难以支撑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全球经济治理滞后,难以适应世界经济新变化。三是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这些矛盾导致了经济全球化面临风险挑战增多,包括全球开放共识弱化,部分发达国家推动“脱钩断链”“去风险”。全球治理碎片化,不同国家、区域、集团间利益协调难度增加。南北经济社会发展鸿沟进一步扩大,发展断层、技术鸿沟等问题更加突出等。
(三)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各国对经济全球化前景有新期待。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群体性崛起,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1990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GDP占全球的比重为18.7%,到2023年这一比重已上升到41.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在国际经贸和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参与度、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增强,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全球区域合作网络更加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区域自贸协定生效,生产地区化和贸易全球化特征并存,推动经济全球化结构性调整。
三、以中国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重大挑战,我们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就是顺应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要求,解决好资源全球配置造成的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发展失衡问题。要坚决反对逆全球化、泛安全化,反对各种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坚定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破解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结构性难题,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作出中国贡献。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稳定器和动力源,2013年至2023年经济年均增长率为6.1%,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要持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活力,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创造新动能。
(二)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要主动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推动双向投资体制机制改革,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加快推进贸易创新协调发展,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加快发展数字贸易、绿色贸易等,为全球投资、贸易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进一步便利人才、数据、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深化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提高开放型经济的韧性和稳定性。
(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全球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要全面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新发展。持续完善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着力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稳步拓展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合作空间,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助力共建国家提高民生福祉。
(四)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要坚持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以更加建设性的姿态改革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完善全球治理规则。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基石的多边贸易体制。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完善全球治理,推动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稳步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机制完善,助力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强我国发展战略同可持续发展议程有效对接,促进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王小义
(原标题: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