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F报告:需从体制机制维度提升民营企业信心
摘要:在本轮转型期,我国正在由低成本时期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成本后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讯 9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季度论坛(2024年第三季度)在京举行,本期论坛聚焦“稳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下的中国宏观经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CMF主要成员于泽代表课题组发布报告。报告指出,未来经济复苏路径、政策定位和政策工具选择都要从我国新旧动能转换的特殊性出发,不能简单类比日本、复制欧美采用超级量化宽松政策。
报告指出,本轮新旧动能转换是中国经济的第二次大转型,在本轮转型期,我国正在由低成本时期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成本后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结构转型要特别关注存量和增量的联动问题,统筹考虑存量和增量市场。目前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更多关注增量市场,对存量市场问题解决不足,市场化需要迈进构建高水平市场经济的新阶段。
报告为四季度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突出重点深化改革。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以推动发展新动能为核心,推进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复杂的结构性因素加速转变期,需要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性地突出重点。一是进一步以法治化、国际化推动市场化的深入,发挥好市场功能,特别是进一步做好要素市场化配置工作,构建与动能转换,特别是发展新动能相适应的高质量宏观治理体系;二是系统性明确民营经济在本轮转型中和转型后的位置,从体制机制维度提升民营企业信心;三是加快推进财政收入体制、财政支出体制、预算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
第二,逆周期政策保持总量宽松。一是坚持就业优先;二是通过提前发行特别国债等方式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力度,财政支出更加向新型城镇化中居民公共服务倾斜;三是货币政策以降低金融机构融资成本为核心方向,进一步全面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稳定流动性的同时降低金融机构负债成本;四是以稳定和扩大一二线城市消费为核心着力扩大内需;五是加强政策协调,扩大政策空间。
第三,结构性政策以“降成本”为导向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一是以人工智能为突破点,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特别是从供给端降成本到构建敏捷供需联动机制;二是稳定能源成本,前瞻性布局电力供应建设。
第四,短期加大力度稳地产,中长期妥善引导房地产行业转型。一是进一步打开需求端限制性政策,因地制宜放开二套住宅购买,推动与首套相同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二是从“保项目”到“救主体”,稳住市场有生力量;三是坚持以市场化为主导构建多层次房地产供给体系。
责任编辑: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