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大都市城乡协同发展
摘要:大都市地区作为由一个高密度人口核心地区和生态涵养地区共同构成的复合功能区,中心城区的快速发展会产生削弱生态涵养地区发展机会的极化效应,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发展差别扩大
大都市地区作为由一个高密度人口核心地区和生态涵养地区共同构成的复合功能区,中心城区的快速发展会产生削弱生态涵养地区发展机会的极化效应,客观上造成了城乡发展差别扩大。通过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可以更好促进城乡要素交换,弱化极化效应,增强扩散效应,缩小生态涵养地区与中心区域发展的沟壑,推动大都市地区城乡融合发展。
一、把握功能定位,涵养“好生态”基底
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资源保证地,是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地区,也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区域。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了生态涵养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中西北部生态涵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的大氧吧,是保障首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区域。生态涵养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禀赋,要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生态环境,让天更蓝、水更绿、土壤更安心、生物更多样、生态更安全。要加强人工生态系统建设。深化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积极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提高森林蓄积量及生态碳汇能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此外,生态涵养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功能短板依然存在,空间品质和风貌特色仍需提升,人口集聚和产业发展仍有待加强,制约生态涵养地区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矛盾仍没有得到很好破解,上接城市、下带农村的结点作用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现实问题,应接续开展“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为大都市地区提供良好的生态基地和生态屏障,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二、丰富生态产品供给,培育“绿色+”业态
一般而言,生态产品主要包括物质类产品、调节服务类产品和文化服务类产品三类。根据价值实现路径,将生态产品分为公共性、准公共性和经营性生态产品三类。其中,经营性生态产品直接面向市场,是能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路径,最具广阔前景和发展空间。
挖掘体育业态,创新活力之源。依托山、水、湖、草、沙、冰、雪丰富资源要素,生态涵养区发展体育产业潜力深厚。发展全民体育事业,加强公园、绿道、自行车慢行道等建设,丰富体育消费新供给,促进体育消费提质升级。开展品牌赛事,通过举办国际、国家特色精品体育赛事,加快形成自主IP品牌,提升影响力。探索新兴业态,积极拓展洞穴探险、水上运动、冰雪运动、低空运动等特色业态,更好发挥对市区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全民运动激情。
培育绿色农业,创新农产品供给。生态产品市场同质化竞争情况较为普遍,一方面农产品面临市场竞争环境复杂现象,另一方面部分高品质、高需求的生态产品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供给不足。推动大城市郊区农业绿色发展,要丰富农产品种类供给,让品种多样的农产品更好服务大都市。加强生态涵养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将打造品牌谱系,把农产品全品类区域公用品牌推向更高平台,引导农产品从“有”向“好”升级,让“米香”“菜香”“酒香”飘出巷子,强化技术集成在生态涵养区的创新应用,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产品品质管控,积极打造绿色农业,推广绿色有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认证机制,让绿色农产品成为金字招牌和亮丽名片。
探索文旅产业,打造舒心愉悦之源。深化全域旅游格局,将城市的浪漫人文与生态涵养地区的地脉相融,让绿色园林里尽是渐入眼帘的风景、丰富舒心的愉快体验。高标准规划引领全域发展,让“小而精”特色文旅项目点缀全域,以跨界融合赋能全域,以机制创新激活全域,让生态涵养区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古镇之美、乡村文化之美充分彰显,打造重点突出、主题鲜明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发力康养产业,打造安心恬然之源。推进医-研-产深度融合。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康养产业园、健康产业园,重点发展康复医学、基因检测等高端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与国际知名研究机构、三甲医院等合作,全面增强综合医疗保障能力,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既建设一批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等涉老医疗机构,又要打造“民宿+养老”“温泉+养老”等养老产品。突出中医特色诊疗,结合本地实际开发一批大众化、特色化、品牌化的理疗特色产品。
三、加强价值情感转化,让生态魅力历久弥新
情绪价值是顾客感知的情绪收益和情绪成本之间的差值,当今社会人们更多地关注和重视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生态涵养地区应该抓住契机,建立与中心城区更紧密的情感连接,提高到访市民忠诚度。
生态涵养地区所拥有的独特自然景观、富含地域特色的乡土环境、乡贤能人、民俗文化和特色产业均可以被视为乡愁资源要素。依托丘陵山体、河湖水系、自然植被等空间环境要素,以及由此孕育形成的古村落、古民居、古街巷,和由此衍生出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充满地域特色,开发乡村价值、具有乡土独特品质的产业等,能让游客暂时远离大城市的喧闹,享受田园生活的美丽与宁静,体验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独特体验。让“宅”在生态涵养区,“氧”生一辈子成为时尚,让“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变成“一辈子魂牵梦萦的心灵归宿”。
应依托村庄资源禀赋条件,将乡村产业配套、基础配套与公共服务配套相结合,创造符合村民使用习惯的公共空间,同时为新农人等新职业、新工作方式以及新生活方式的人群提供空间载体,探索新的人居模式。把改善营商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结合起来,用真心引才、留才、爱才,抓住“心”,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能力。
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这个新视角下,需要多维度加强供给,破解生态涵养地区与中心区域发展的沟壑。同时,也要不断加强对需求端变化的关注,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因地、因时制宜,让“大城市更好带动大城郊,大城郊更好服务大城市”,推动“两山”转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溢晟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中国发展网)
责任编辑: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