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向新兴领域拓展
摘要:近年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为非洲发展搭建了高水平合作平台、拓展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展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前景,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创造了更多机遇。
刚果(布)一号公路引入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 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由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修建,全长536公里,是中刚两国之间最大合作项目。联通首都布拉柴维尔与大西洋出海口黑角一直是当地人的筑路梦想。2016年3月1日,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全线贯通。从布拉柴维尔到黑角之间单程用时从原来的一周缩短至6个小时。 一号公路竣工通车后,项目引入“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由中国建筑、法国EGIS公司和刚果(布)政府联合组建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特许经营项目公司(LCR),开展运营、维保工作。 图为8月1日,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特许经营项目公司(LCR)施工人员进行道路维护。新华社
近年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为非洲发展搭建了高水平合作平台、拓展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展现了多元化的发展前景,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创造了更多机遇。
截至目前,52个非洲国家以及非洲联盟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阿尔及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吉布提、毛里塔尼亚、摩洛哥、莫桑比克、塞拉利昂等国和非洲联盟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非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近期发布的《中国-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透露,在共建“一带一路”引领下,非洲交通、能源及新型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得以实施。
中国助力非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中国正助力非洲初步形成铁路骨干网,中国企业参建的一批铁路项目相继竣工。肯尼亚蒙内铁路(蒙巴萨-内罗毕)投入运营以来,各项指标不断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亚吉铁路(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为东非地区首条标准轨距跨国电气化铁路,运输收入持续增长,服务项目不断丰富,已经成为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之间的“生命之线”。安哥拉本格拉铁路建成通车,成为安哥拉“能源走廊”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尼日利亚阿卡铁路、拉伊铁路帮助完善尼日利亚“三纵四横”国家铁路干线网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互联互通”铁路网。埃及斋月十日城电气化轻轨项目一期和二期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成为埃及实现国家“向东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东部经济走廊”的重要交通工程。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助力非洲不断完善公路骨干网。中企承建的12条普通公路形成了坦桑尼亚国家交通骨干网络。亚的斯亚贝巴-阿达玛高速公路是埃塞俄比亚第一条高速公路,也是东非地区等级最高的高速公路之一。刚果(布)国家1号公路项目是连接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和第二大城市黑角的交通要道。此外,中国企业还参建了阿尔及利亚的南北高速公路、东西高速公路、贝佳亚至哈尼夫高速公路以及摩洛哥的伊阿高速公路等非洲重要的公路工程。
中国企业还助力非洲改善港口和机场设施。港口建设方面,中国企业承建的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成为中西非地区重要的现代化深水港。毛里塔尼亚友谊港4号、5号泊位工程对毛里塔尼亚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此外,中国企业积极参与承建或投资运营加蓬让蒂尔港、埃及塞得港、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科特迪瓦阿比让港等港口。机场建设方面,中国企业承建了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多哥、刚果(金)、肯尼亚、莫桑比克、南苏丹、尼日利亚、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等多个国家的机场建设项目。
中非能源新基建设施合作得到深化
除了交通之外,中非能源设施合作也在持续深化。
苏丹麦洛维大坝被誉为苏丹的“三峡工程”,灌溉农田面积可达100多万亩,惠及400多万民众。几内亚苏阿皮蒂水利枢纽工程贡献了该国约一半的发电量,已为其首都附近约300万居民提供清洁可靠的电力。中企还承建了向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输电的古伊那水电站、尼日利亚宗格鲁水电站、刚果(布)英布鲁水电站、科特迪瓦格西波-波波里水电站、几内亚凯乐塔水电站、赤道几内亚吉布劳水电站、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等一批水电项目,帮助非洲改善电力供给,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中非新能源项目合作也得到积极扩大。埃塞俄比亚阿达玛风电项目采用中国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帮助埃塞俄比亚引入新技术、建立新标准。埃塞俄比亚莱比垃圾发电厂和雷皮垃圾发电厂,不仅为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还有效破解了“垃圾围城”难题。中国企业还承建了摩洛哥努奥光热电站、埃及本班光伏产业园、莱索托马费腾光伏电站等清洁能源项目,助力非洲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
中非新基建合作也在不断积极推动中。中国企业为非洲电信运营商提供设备和技术服务,有效提升了区域信息化水平,助力非洲经济数字化转型项目落地实施。例如,坦桑尼亚国家光缆骨干网系列项目有效提升了该国通信效率,显著降低了用户的通信资费,被誉为“信息坦赞铁路”。“智慧塞内加尔”项目推动了塞内加尔加快数字经济发展,为落实“振兴塞内加尔”计划注入新动力。此外,津巴布韦NetOne电信改造项目、赞比亚国家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项目、乌干达国家通信骨干网和电子政务网项目等为东道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下一步,中非将共同努力缩小基础设施鸿沟,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基础设施发展计划对接,深化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和良好治理等领域互利合作,提升全生命周期“投建营”一体化水平,共同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推动“非洲之角”经济走廊建设,助力创建非洲一体化市场。
例如,中非将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完善陆海天网四位一体互联互通布局,深化传统基础设施项目合作,继续支持有实力的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港口、机场、铁路等,提高本地化生产率,共建非洲物流基础设施;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合作,鼓励和支持各自企业合作参与非洲国家光缆骨干网、跨境互联互通、国际海缆、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中非将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规则标准对接与互认,支持中国企业利用先进的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等帮助非洲改善和发展基础设施,促进基础设施标准对接、交通行业技术与管理人员职业资格互认,合作探讨符合当地实际的铁路建设标准,加强在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制定中的协作,推动在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服务等方面开展互利合作,共同实现“软联通”。
多种模式创新中非投融资合作
“尊重彼此利益诉求、不断强化合作共识,为推动中非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中国-非洲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报告》指出,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各施所长、各尽其能,把双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为中非合作注入不竭动力。中国支持非洲国家将资源、区位等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该报告强调,中非把“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引导”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原则。中国企业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以及三方、多方合作等模式,在非洲实施互联互通项目,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仅如此,中国还创新资金融通方式确保财政可持续,加强与非洲多边金融机构合作,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新开发银行拓展在非业务,致力于构建多元、包容、可持续的投融资体系。中方参与投资建设的尼日利亚莱基深水港、肯尼亚内罗毕机场快速路项目成为中非投融资合作方式不断创新的写照。
中国鼓励中国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向非洲国家自主提供新增融资和出口信用保险,鼓励中国企业以三方、多方合作模式在非洲实施“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等项目。中非将共同探索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推进泛非支付结算系统与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合作,推动探索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人民币融资模式。
中国发布了分别适用于低收入国家和市场融资国家的《“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助力共建国家提升债务管理能力,同19个非洲国家签署了缓债协议或达成缓债共识,有力支持非洲破解基础设施落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等发展瓶颈问题,加快现代化进程,增加了非洲人民的就业与收入。(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季晓莉 王健生 成静)
责任编辑: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