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上海东西部劳务协作结出对口扶持累累硕果

2024-08-30 09:44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摘要:未来,上海人社部门将继续立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对口帮扶地区实际需求,持续做好向对口地区送政策、送服务、送技术工作,全力助推对口帮扶合作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上海市春季重点产业单位赴外省市系列校园招聘活动之华南农业大学校园招聘会。上海市人社局/供图

“崇明临沧海装人才”劳务品牌。上海市人社局/供图

    

上海开展“稳岗纾困服务攻坚百日行动”——沪滇劳务协作“云上·乐业”直播带岗活动。上海市人社局/供图    

“彩云之蓝消防员”劳务品牌。上海市人社局/供图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 缪晓琴

架一座就业之桥,海把山揽进怀里;兴一方脱贫产业,山将海记在心里。近年来,上海人社部门牢牢把握“中央要求、当地所需、上海所能”,紧紧围绕对口地区劳动力就业增收任务,扎实推进产业合作、就业帮扶、消费带动等取得新成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开创乡村振兴美好生活,贡献了人社力量。

开展东西部协作,是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动态平衡的系统工程。东西互济、陆海联动,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有动力,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更有底气。

2023年,上海市区两级人社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与对口地区干部群众携手奋进,实现云南籍农村劳动力转移来沪就业2.5万余人,脱贫劳动力转移来沪就业7000余人,中西部脱贫劳动力在沪稳定就业人数达到55.9万人。

“筛细夯实”常态工作机制

就业一头连着企业,一头连着老百姓,是劳务协作的核心内容。上海人社部门建立完善组织保障、工作互访、协商议定、资金保障等工作机制,引导对口地区劳动者凭借技能稳定获取报酬,走出一条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造血式”帮扶之路。“十四五”以来,沪滇两地人社部门累计签订劳务协作协议60多个。

近年来,上海各级人社部门每逢年初这一企业用工和劳动力返乡返岗的关键节点,便主动“走出去”,赴云南、安徽、湖南等地区开展对接交流,签订劳务协作协议,从招聘服务、技能提升、就业指导等方面确定合作项目,切实保障推动脱贫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落细落实。

全市统一安排对口云南省劳务协作项目资金,“专款专用”用于沪滇劳务协作各方面工作。在此基础上,相关区也出台了配套的保障政策。

静安区对为劳务协作对口帮扶地区农村劳动力免费提供就业服务的人力资源机构,给予最高不超过3000元/人的补贴,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挥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的重要功能。为更好地促进长三角人力资源要素流动,静安区组织区域内重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赴长三角开展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帮助企业开拓“新市场”。

今年5月,长宁区人社部门联合区域重点企业,走进云南省红河学院,组织2024届高校毕业生招聘会。针对学校和学生的专业特点,邀请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金融服务等行业的228家企业参与线上线下的招聘活动,不仅为当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带去了丰富的岗位选择,还分享了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和行业发展信息,帮助毕业生开阔了眼界,打开了从校园通往职场的大门。

上海与对口地区相隔千里,如何减轻劳动者负担,提振企业发展信心,为对口地区脱贫人员就业奠定坚实基础?嘉定区向符合条件的脱贫劳动力发放人均1200元的来沪交通费和健康体检补贴,向组织对口地区脱贫人员来嘉就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按15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就业创业服务补助。

同样是“五个新城”之一的松江区,也组建了用工保障服务联盟,对推荐对口地区劳动者来松江就业的人力资源机构给予300~1000元的推岗服务补贴,并在对口地区设立劳务开发基地。

“由点到面”创新服务方式

作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上海拥有大市场、大流通、大平台优势,必须以更大的开放式发展格局,主动担负起推动中西部地区富余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的责任。

近年来,上海人社部门按照“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供需对接、稳定就业”思路,坚持“大数据+铁脚板”,围绕对口地区劳动力就业增收,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帮扶。

聚焦企业用工和对口地区劳动者就业需求,“上海公共就业招聘新平台”开设劳务协作招聘信息专区,打造不断线就业服务。各区人社部门积极对接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沪滇劳务协作就业服务工作站”,第一时间将企业用工需求推送给对口地区人社部门。

每年初,上海人社部门都会开展“春风行动”“春暖农民工”活动,赴云南等地组织专场招聘。同时,与安徽、湖南、河南、江西、湖北、甘肃等劳务输出大省密集对接,大力引进外省市劳动力,2024年以来共组织招聘活动近百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推动解决“就业难”与“招工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上海依托社区搭建的一个个就业服务工作站,充分发挥扎根基层一线、了解社情民意的优势。今年,上海将建成350个“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作为市政府实事项目。这些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同样也为辖区内的对口地区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就业服务。

“一旦出现违法违规行为,我们就把这些招聘企业加入黑名单。”上海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相继建成9家线下零工市场,其发布的招工信息都经过严格审核,能为广大务工人员提供更有保障的服务。

通过加强与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部门统筹协调,千山万水阻不断东西部在协作中交汇交融。跨前做好“点对点”从“家门口”到“厂门口”返岗复工服务,今年大年初四,上海迎来春节后首批“点对点”来沪务工劳动者。

一面是城市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强烈需求,另一面寄托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口地区来沪劳动者专业水准越来越高,展现出蓬勃的朝气、十足的后劲。“崇明临沧海装人才”“彩云之蓝消防员”“怒放浦江建筑工”等一批就业容量大、市场前景好的劳务品牌“名气”越来越响亮,激起两地稳岗稳就业的一池春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浦东、宝山、普陀等区积极探索“互联网+劳务协作”模式,打造“edjob”服务平台、构建“云上·乐业”协同机制,有效整合企业岗位资源,定期向对口地区人社部门发送;虹口区实施“直插乡镇”“直接入户”的招聘服务;奉贤区打造“飞的抵沪,专线到厂”的劳务协作模式,对口地区务工人员通过“场厂专线”送人到岗。

“送教上门”培育高技能人才

职业技能培训是“能就业”“就好业”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上海开展的东西部劳务协作进一步向技能培训领域延伸,以技能提升推动就业增收。上海人社部门组织优质培训机构、高级技师送教上门;选派培训援教团赴滇开展教研交流。

就在去年,云南的有道农业有限公司,因带领贫困户进行科学林下散养土鸡,成功申报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接受徐汇区提供的一系列现场创业指导、资源对接等服务,企业负责人王应龙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质量。他的创新实践和科技养鸡经验也不断开枝散叶,为红河州对口四县农业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探索。

近年来,徐汇区人社局深入红河州对口四县开展扶贫协作,邀请创业指导专家对传统苗族刺绣、艾灸、汗蒸、土鸡、豆腐、米酒等创业项目,予以重点帮扶。

崇明区人社部门开创“实习+就业”新模式,推动临沧技师学院和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兴分公司建立“崇临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静安区联合云南文山举办“乡村振兴直播电商训练营”活动,组织一批当地优秀致富带头人赴上海开展直播电商培训助推创业带动就业;金山区充分挖掘安徽六安人力资源,推动上海月子护理中心与六安加强合作。

“住得下,留得下”保障有力

今年1月,首批来自云南保山的18名师生抵达上海。他们前往巴黎贝甜各门店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丰富技能知识,积累工作经验,打响闵行区2024年度东西部劳务协作系列活动的“第一枪”。

“住得下,留得下”,上海既承诺有声,也践诺有行。全市范围开展的“乐业上海优+”行动,集成推出了就业创业、宜居宜业一揽子政策服务举措,目的明确就是张开双臂助力所有来沪劳动者“乐业在上海、成就新未来”。

担心薪资被用人单位拖欠?上海切实加大了对恶意欠薪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在全国根治欠薪工作考核中蝉联全国第一。同时,推出了“劳动维权+就业帮扶”创新举措,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从事灵活就业有后顾之忧?自去年5月起,在上海从事灵活就业的对口地区劳动者也可以在上海参保,自今年3月起将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从24%降至20%。2022年以来,上海稳步推进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累计将113万名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纳入了保障范围。

过年守岗只能“举头望明月”?对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留沪过年等对口地区来沪务工劳动者,上海开展多种形式“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及时帮助解决农民工急难愁盼等困难问题。今年,上海向留沪务工人员发放春节礼包1.5万余份、电影兑换券2万余张。

针对子女教育、住房、医疗等民生所需所盼,闵行区人社部门联合红十字会推出对口帮扶地区来沪就业人员困难家庭红十字关爱项目,在沪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发生重大疾病时,可申请1000元/人救助和关爱;崇明区在临沧籍来沪就业人员集中的工业区设点挂牌设立“临沧来沪就业人员服务站”,为临沧来沪就业人员提供关爱服务;24小时热水供应、空调、无线网络等服务设备一应俱全,每个房间都配备独立的卫生间,还有自助洗衣房可以使用,嘉定区打造的“乐业南翔·有‘嘉’客栈”,让应聘者在短暂的歇脚处也能感受到家的温馨。

“在嘉定区人社局的指导下,我们采取就业、产业联动,打造一站式申请端口,为南翔重点企业已录用签约人员、对口协作单位组团来南翔就业应聘人员、重点产业中的重点企业定向来南翔应聘的院校学生,提供不超过15天的过渡性免费住宿服务。”南翔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一位负责人介绍,这项措施突出就业优先的导向,营造了更优的营商环境。

此外,2024年,上海将新增筹措供应3万张以上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床位,为来沪求职者提供7~14天过渡期免费住宿服务,让劳动者切身感受城市温暖,更好帮助他们留在上海、扎根上海。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串珠成链,必将成为中华大地壮美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上海人社部门将继续立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对口帮扶地区实际需求,持续做好向对口地区送政策、送服务、送技术工作,全力助推对口帮扶合作地区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张晶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