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丽水:跑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加速度”
董陈磊 蔡秦 中国发展网记者 沈贞海
今年的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
在这个以“生态”为名的节日到来之际,位于浙西南的浙江丽水喜获上半年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全国双十佳”。
丽水地处浙江西南部,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资源优势明显。丽水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最新公告,上半年丽水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位列全国第十、浙江省第一;丽水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三、浙江省第一。
不仅如此,今年5月,丽水还入选2023年度生态环境领域激励表扬城市,系浙江省唯一。
在生态环境指标持续位居全国前列的同时,丽水上半年经济发展主要增长指标也好于全国、浙江省平均水平,排名位列浙江省第二。
那么,浙江丽水是如何走好这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兼顾、“双向奔赴”的绿色发展之路?让我们一探究竟。
擦亮生态底色
丽水地处浙江西南部,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多年来,丽水积极践行这一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环境状况不断改善,全市生产总值(GDP)和生态产品总值(GEP)实现双增长。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丽水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市域、全形态、全链条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生态系统品质不断提高,诗画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生态底色愈发“闪亮”。
蓝天“越擦越亮”。2023年,丽水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2.05~2.79之间,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8.9%~100%之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范围在18~23微克/立方米之间。
“守护”碧水成效显著。2023年,全市99个断面中Ⅰ~Ⅲ类断面有98个,占99%。全市99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全部满足水环境功能区目标水质要求,达标率100%。12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标,达标率均为100%。
全面打好“土壤保卫战”。2023年,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7.7%,无因土壤污染引发农产品超标、污染地块违规开发等事件。
创建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市域样本,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市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发现百山祖角蟾、瓯江小鳔鮈等16个全球新物种和64个中国新记录物种,共记录到维管植物3687种、陆生脊椎动物635种、陆生昆虫2608种、水生生物642种、大型真菌2040种,物种数量为长三角之冠。
不仅如此,丽水市还将生态保护修复摆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近3年来,丽水投资100多亿元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其中,瓯江源头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作为“中国山水工程”典型,获评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进行了全面展示。
拓宽“转化”通道
怎样将好生态变为“金饭碗”?2019年以来,丽水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深入探索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路径和方法。通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探索创新,丽水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和应用体系、行之有效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体系,开辟了多条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强村公司的账户上,记录着一笔笔购买二氧化碳森林经营碳汇的汇款:景宁县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购买300吨,折合收益3万元;浙江嘉兴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购买1000吨,折合收益10万元……
大均乡大均村党支部书记王光泉介绍,大均乡利用现有生态资源、保留用地用房发展救援培训、生态体验旅游、研学、康养以及生态养殖等融合产业,利用农村党群服务阵地、闲置房屋等创办共富工坊,延伸致富带,逐渐实现盈利并不断壮大规模。
自改革以来,丽水率先实现GEP市、县、乡(镇)、村四级核算试行与生态产品质量和价值挂钩的奖补机制,建立GDP和GEP双考核机制,还拓展了GEP进规划、进决策、进交易、进考核、进监测、进项目、进金融、进损害赔偿等“八进”应用场景。
当前,基于GEP核算,丽水已建立生态产品政府采购和市场化交易机制,依托市、县国企探索组建“两山合作社”,在乡镇(街道)组建“生态强村公司”,成为分散生态资源收储的市场主体。按照生态产品收储、交易、招商、服务“四统一”原则,建立浙江省首个区域性生态产品交易中心,以“浙林碳汇”区域交易为实践,开展各类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交易。运营一年多以来,生态产品交易平台累计开展各类生态资源、生态产品、绿色产权等收储2112宗,其中,完成交易684宗,交易金额56.23亿元。
推动变革实践
生态是发展的“底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生态更是一抹“亮色”。丽水聚焦生态产品价值机制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改革,不断开拓创新产业化路径,深入开展“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变革性实践,开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
在生态经济化上,丽水根植本土生态人文特色,聚焦品质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林业产业、水经济等五大富民强市生态支柱产业,率先探索打造“山”字系区域公用品牌,牵引生态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
如今,“丽水山耕”生态有机农产品跃居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首位,产品平均溢价率超过30%;全市29家民宿入围中国民宿品牌百强榜,“丽水山居”蜚声国内外;已形成年产15万吨的“丽水山泉”生产线,在高端瓶装水、桶装泡茶水、美容喷雾水等产品研发中“精品”不断……
在经济生态化上,丽水坚持“以产业定位科技,以科技索引人才”,打造以创新引领为显著特征的半导体全链条、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等五大生态工业主导产业,在全省率先探索人才科技融合发展新路,联动打好平台“二次创业”“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和实施两轮人才科技新政等系列“组合拳”。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了解到,在浙江丽水,近三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倍增,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实现翻一番,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大幅提升至63.7%。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无中生有”培育形成了浙江省第二条半导体全产业链,引进半导体行业企业40家,项目总投资超700亿元,创造了生态功能地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丽水速度”。
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路,浙江丽水正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