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做好准备但不能反应过度

2024-07-30 15:15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国经济

摘要:“如果中国想要可持续地发挥其增长潜力,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应该辅以需求侧的必要措施。”林毅夫认为。

   

本报记者|张守营

如何延续40年的增长奇迹?改革应如何推进?外部的不确定性应如何应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什么先决条件,对世界其他国家又意味着什么?这些正是这个新时代的关键问题,也是《解读中国经济》这本书特别想要探讨的新课题。《解读中国经济》最早于2012年出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把2008年到世界银行任职前出版的《中国经济专题》一书进行了增补,改名后重新出版。后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和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世界经济格局的再次变换,这本书的内容也与时俱进同步进行了更新。正如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赫克曼所评价的:它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展示了中国经济实力两千多年来的跌宕起伏和戏剧性复兴。它以具有分析性的资讯,解读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头以及未来增长的前景。

林毅夫在书中序言里表示,新时代固然新,但作为其根本特征的趋势之一早已开始,那就是中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渐进双轨转型的过程当中。这一过程的不断推进是促进稳定和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并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而为深化体制改革铺平道路的关键。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资本的积累,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现在许多国有企业已经具备了自生能力,保护补贴由“雪中送炭”变为“锦上添花”,应该取消以避免由此形成的各种扭曲。只有不断深化改革,中国才能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也是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所在。

有些人认为,追求GDP增长是一个危险的游戏,甚至认为当前中国面临的腐败、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和污染等挑战正是其长期高速经济扩张所带来的苦果。但是,在1978年时印度的人均GDP比中国高30%,现在只有中国的20%,几十年来印度的增长一直落后于中国,如今却面临更严重的污染、收入不平等和腐败问题。林毅夫表示:“简言之,只要潜力允许,让发展中国家不去追求高增长并非明智之举。”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应当不计后果地盲目追求增长,上述的增长潜力只是从技术面来考量,转变为现实还需要供给侧和需求侧提供适当的条件。“如果中国想要可持续地发挥其增长潜力,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应该辅以需求侧的必要措施。”林毅夫认为。

面对增长乏力、失业高企和不平等恶化的局面,发达国家的选民自然要投票来改变现状。林毅夫认为,中国需要为这些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但决不能反应过度。最佳的办法是保持定力,深化国内的改革,提高自身的实力和优势,并采取明智的、前瞻性的、全局性的政策,从而在“两岸猿声啼不住”时,确保中国能够“轻舟已过万重山”。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