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箐山县:做实“文明实践+”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摘要:“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民服务办实事。立足群众需求,健全完善运行机制,提升文明实践服务能力,着力引导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向基层一线延伸。
中国发展网讯 范皓月 梁会敏 记者袁小峰 黑龙江省伊春市大箐山县委宣传部持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不断丰富运用“文明实践+”模式,推动文明实践与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工作贯通融合,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文明实践+理论宣讲”,政策宣传下基层。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立以党员干部、“百姓名嘴”“青年新声”等人员力量为主体的23支理论宣讲小分队,广泛开展“理论宣讲下基层”宣讲活动56场次。用足用活乡村大舞台、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基层阵地资源,通过“讲、听、看、说”全方位、多角度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县域搬迁、接续奋斗、乡村振兴等各行各业感人故事,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依托“箐山碧水”微信号开设“理论云课堂”“抓基层、打基础、强落实、见实效”专栏,定期推送党的创新理论、先进典型人物微视频宣讲,打造“家门口”的特色化理论课堂,让基层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民服务办实事。立足群众需求,健全完善运行机制,提升文明实践服务能力,着力引导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向基层一线延伸。建立“8+N”志愿服务模式,构建“党员带头、干部问需、志愿者服务”的联合服务格局,面向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心系独居老人、爱心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32次,切实提升广大居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着力打造“爱心剪刀”与“‘衣’旧有用传真情”志愿服务项目,“爱心剪刀”爱心公益志愿者团队定期为社区老人、卧床老人等免费理发,共计为群众免费理发282人次。“‘衣’旧有用传真情”累计为大箐山县两镇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以及西藏、四川、山西、甘肃、河北等多地捐赠旧衣物30307件,有效回应和解决社会需求、群众期盼。
“文明实践+移风易俗”,专项整治转作风。组织召开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署会议,制定“除陋习、树新风”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分工,细化工作措施,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职能部门分工负责,乡镇、村具体实施”的良好工作格局。深入推进“一约四会”全覆盖,全县两镇10个行政村,全部制定“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利用会议协商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以“除陋习 树新风”为重点,围绕整治高额彩礼、杜绝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内容开展专项整治行动15场次,与党员干部签订婚事简办承诺书50余份,在各村持续开展“守公约、重诚信、讲互助”等宣传教育活动10余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干部作风大转变,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
责任编辑:宋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