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经 正文

中部地区: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崛起力量

2024-05-30 13:53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中部地区

摘要:山西省省长金湘军介绍,该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较大进展,聚集创新资源要素打造“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高速飞车、8英寸碳化硅长晶炉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

本报记者 | 季晓莉

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中部六省,以约占全国1/1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约1/4的人口数量,创造了约1/5的经济总量,是中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

 新建沪宁合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北沿江城市与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快速直达的通道。图为近日拍摄的新建沪宁合高铁引入合肥枢纽工程跨店埠河特大桥左线首个连续梁合龙现场。新华社 

新建沪宁合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北沿江城市与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快速直达的通道。图为近日拍摄的新建沪宁合高铁引入合肥枢纽工程跨店埠河特大桥左线首个连续梁合龙现场。新华社

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直以来,相比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发展难点在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海运成本相对较高、人才和科技资源优势不够明显、传统产业盘子大且转型较为困难。但如今中部崛起的态势十分鲜明,经济总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在对外开放中主动作为,潜力大、势头好、后劲足。

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的若干政策措施》并指出,要始终紧扣中部地区四大战略定位,推动其崛起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在科教方面,要发挥资源集聚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原创性科技攻关;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更要发挥区位优势,通过建设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促进要素高效自由便捷流动;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提升粮食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进。

中部要崛起,如何从这些方面发力?

中部地区近年来实现较大发展

最近,中部六省负责人接连亮相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展示了中部地区近年来取得的较大成绩。

安徽省省长王清宪介绍,过去10年是安徽跨越发展的10年。安徽经济总量从1.9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7万亿元,10年间连跨了3个“万亿级”台阶,成为新兴的工业大省和制造业大省。到今年3月,安徽省制造业投资已连续26个月保持18%以上的增速。同时,安徽也是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净流入的省份。

山西省省长金湘军介绍,该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较大进展,聚集创新资源要素打造“晋创谷”创新驱动平台,高速飞车、8英寸碳化硅长晶炉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

湖南省省长毛伟明介绍,2019年,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落户湖南,迄今已经举办了3届,湖南已成为全国对非经贸活动最活跃的省份之一,对非进出口贸易规模连续5年位列全国第八位、中西部第一位,最近3年年均增长23.1%,居全国前列。2023年,湖南的经贸“朋友圈”已经覆盖了235个国家和地区,世界500强企业有211个项目和企业落户湖南,进出口总额突破了1100亿美元。

湖北省省长王忠林说,湖北每年都扎扎实实办好一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民生实事,近3年居民收入年均增长6.8%、跑赢经济增速。同时,公共服务不断优化,66%的中小学纳入教联体,72%的县有了三级医院,城市12分钟急救圈、农村15分钟医疗圈基本形成。

作为传统农业大省,河南用不足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近1/10的粮食、1/4的小麦,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油料、食用菌产量居全国第一。目前,参与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各类境外客户遍及24个国家和地区,白糖、棉花、精对苯二甲酸(PTA)等期货品种价格已成为产业链上下游对外贸易的重要定价参考。“郑州价格”在农产品期货方面的影响力也逐步扩散至全球。

“丝路海运”是中国首个以航运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国际综合物流服务品牌和平台。2023年3月,江西至福建“东南物流黄金通道”正式开行“丝路海运”海铁联运天天班,目前开行班列已超过1000列,累计运送货物7.32万标准箱。

都市圈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既要集聚资源,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中部地区将发展都市圈作为一个重要抓手。

长株潭都市圈是中部首个、全国第4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位处长江经济带和京广经济带的交汇节点,范围包括长沙市全域、株洲市中心城区及醴陵市、湘潭市中心城区及韶山市和湘潭县,以占湖南全省13.3%的土地面积、26%的人口,创造了该省41.5%的经济总量,成为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

据媒体报道,只需一杯咖啡的时间,长株潭即可集齐生产一台电力机车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一个不起眼的株洲石峰区田心街道,却是“中国电力机车摇篮”,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洲电机等轨道交通龙头企业集聚于此。为了形成产业一体化,长株潭三市抱团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等四大先进制造业集群跻身“国家队”。

更多生产要素的一体化也在进行中。长株潭城际铁路开通运营7年多来,实现了“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运营,交通跨城互联互通,三地如同一城。2022年10月,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工程载客运营,长沙、湘潭之间通勤时间缩短至20分钟,两地进入“地铁同城”时代。在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的同时,长株潭都市圈加快建设“六纵七横多环”高速公路网,“半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充分流动。

河南也在发力都市圈。郑州都市圈处于我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京广通道交会处,以郑州为中心,由与其1小时通勤范围内的周边主要城市组成。2023年10月,《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目标定位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成为全国第10个、中部地区第3个获批的都市圈规划。今年4月中旬,郑州都市圈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相继印发了综合交通体系、产业协同发展等6个专项规划,为郑州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标定了路线图。

郑州都市圈注重有序推进“提核、强圈、领群”,规划构建“主副协同、区域统筹、圈层一体”的联动发展格局。在推进产业协同方面,郑州都市圈全面推进“圈内城市”创新载体共建共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型基础设施提升、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产业链整合补强。

发挥枢纽优势加快内陆开放

中部地区不沿边、不靠海,但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枢纽优势,而且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优异,能有效承接东部地区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例如,中部六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农产品等,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中部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中部地区还紧邻东部地区,并通过多条世界级水道以及高速公路、高铁网络与沿海发达地区紧密相连。2002~2017年制造业重心西移,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关系密切。

中部省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配套能力,可以为企业提供丰富的配套服务。同时,中部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有利于吸引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数据显示,中部地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比重分别达27.3%和17.8%;高新技术企业8.25万家,占全国总数约40万家的21%。2023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增长60.5%,郑州中铁装备盾构机产销量连续6年全球第一。

此外,中部省份还通过加快内陆开放通道建设,以中欧班列、陆海联运、空中丝路等为依托,推动高水平开放。例如,自2017年2月首次开行以来,山西中欧班列已打通东、中、西3条国际物流通道,以及山西至天津港、舟山港等铁海联运班列。此外,山西主动融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开通晋中至老挝万象的国际班列,打通了西部陆海新通道。

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也为中部地区扩大开放提供了宝贵机遇。今年4月,河南自贸试验区迎来挂牌7周年,将实行货物贸易创新、服务贸易创新和“边境后”管理制度创新等,围绕现代物流、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开展全产业链创新。

近年来,为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商务部支持河南省、湖北省等有关省份高水平建设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在中部地区增补了7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遴选多家信息技术外包和制造业融合发展重点企业,促进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印发了《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对非经贸合作平台;指导中部地区参与“丝路电商”合作,支持河南省在欧洲新建6个海外仓,相关跨境电商空中航线覆盖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5月31日开始,以“开放创新中部崛起”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部博览会将在湖南长沙举办,将进行包括现代石化、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引进来”的专场招商推介,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金融服务”良性循环的产业数字金融合作对接,并首次采取六省大联合模式,举办6场产业链招商推介会,每场由一省牵头、五省配合,共同推进中部地区产业融合大发展。

“有位”又“有为”,中部地区的“异军突起”将不再令世人惊讶。

责任编辑:宋璟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